Poseidon (2006) 海神號

如果只可以用四個字來評論,那就是:新不如舊。論拍攝技術,最新的電影特技的確把《海神號》的災難場面拍得比原作更真實和更緊張刺激,片頭出字幕時的一個長鏡頭也令人充滿期望:鏡頭圍繞著在海上航行的海神號 360 度旋轉,而且鏡頭可以在甲版上高高低低遠遠近近的穿梭,嘆為觀止。可是一開始人物介紹,劇本便藏不了拙(生硬的人物出場、老套的父女關係、造作的人物身份等),雖然劇本已將人物介紹盡量縮短,仍令人看得不耐,幸好災難場面隨即便開始。

電影講豪華郵輪《海神號》在除夕夜遇巨浪被反轉,將乘客困於仍然大舞廳中,船長要求各人聚集一起,等待救援。在眾人當中,職業賭徒迪倫(祖斯魯卡斯)不理勸喻,企圖闖出舞廳,尋求生路,九歲的干拿要求迪倫帶他與媽媽瑪姬一同離開。而與女兒失散的羅拔(卻羅素)亦要出走尋找女兒及她的未婚夫基斯頓。迪倫在百般不情願下帶領眾人往上尋求出路。

劇本的基本結構與1972年的版本《海神號遇險記》一樣,但改變了人物的職業,大幅刪減了角色的戲分(《海神號遇險記》片長117分鐘,《海神號》則只有99分鐘),變成了一部以克服技術性難關為主的災難電影,人物性格模糊不堪,角色之間的戲全無。誠然,舊版中的人物背景在今日看來很過時和很說教(主角真赫曼的角色是一個牧師),非改不可,但把他改成職業賭徒,就有點令摸不著頭腦,表達他的不羈?機智?勇氣?不過這亦屬小疵,最做作的便是卻羅素的角色竟然是前消防員兼前紐約市長,真是隨心所欲,前消防員方便救人,前紐約市長的身分代表甚麼?編劇不是以為這樣便可把海神號遇險作為911事件的象徵吧?還有把舊版的單身男子改為男同志也有同樣的問題,男同志的身反份代表甚麼嗎?重要的是舊版中單身男子最終在逃出生天的過程中與膽怯的女歌手建立了關係,但在本片中男同志和女偷渡者的關係似有還無(男同志不知道女偷渡者的男友就是他丟下了船員)。

導演胡夫根彼得遜(Wolfgang Petersen)不是泛泛之輩,他是英德混血兒,1983年憑德國片 Das Boot 曾被提名過奧斯卡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的。但在前作《驚濤駭浪》中尚有多少對人性的描寫,可惜到了本片對人物的處理一敗塗地(雖然他不是本片的編劇),好在逃生過程尚算緊張,把本片當作一部動作片來看,不會沉悶。電影只有99分鐘,相信也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巨浪翻船,遠比舊版出色;中段逃生過程的難度也比舊版高和驚險;結尾卻羅素令眾人能夠逃出仍在轉動的螺旋槳的點子也不俗,而且也是舊版所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