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幾乎是荷里活的專利,大多只有特技沒有內涵,當然也有企圖突破這種類型片的導演,如寇比力克、史畢堡、金馬倫、列尼史葛、Wachowski兄/姐弟等,但爲數不多。只拍過兩部電影的導演約瑟高辛斯基在此片中也算是作出另一次的嘗試,成績不是十分耀眼,但比起前作《創戰紀》(TRON: Legacy, 2010),足以另人刮目相看了。此片他還任編劇和監製,而且是改編自他自己的同名漫畫,此君甚有才華,非泛泛之輩。
論劇情,此片亦非突破性,核爆後的地球,人類大量死亡,必須移民外星的設定並不新鮮,不久前才在《雲圖》(Cloud Atlas, 2012)中(第6個故事)出現過。主角作爲最後的駐守人員,喜歡收集一些舊物件,喜歡碩果僅存的花草樹木,也像《太空奇兵—威E》(WALL·E, 2008)。對看慣荷里活電影的觀眾來說,也許很早便猜到電影的前半部的情節。太多線索在再開場時主角積(湯告魯斯)的獨白中泄露了,尤其當他提到記憶被移除,觀眾便知道不應該相信表面的事實了。
所以,劇情要到比治(摩根費曼)向他揭露了真相,並譲他和女主角茱利雅(Olga Kurylenko)去查證後才變得好看。電影的後半部,才是此片與別不同的地方。誠然,此片的劇本未夠周密,結尾的部分也太過輕易,但我認爲可以接受,因爲觀眾真正需要的,並不是結尾千篇一律的大爆炸。很多荷里活片在結尾的爆炸後便甚麼都不剩,而此片,卻像列尼史葛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2012),留下了思考的空間。兩部片不約而同都涉及了人類和他們的創造者的關係,以至人類生存的意義等問題。
不過比起《普》近乎哲學與宗教的層面,此片其實貼近真實生活很多。表面上看來,積的生活一無所缺,他擁有理想的職業、漂亮的伴侶(維嘉)、彷如豪華酒店的居所。問題是,那始終還是一個荒蕪的世界,沒有生命,沒有文化,沒有感情。積找到了最後的一片湖光山色,他想跟維嘉分享,但她根本連踏出家門一步也不願,積帶回來送給她的花草,亦被她想也不想就棄掉。想深一層,這就是都市人的生活寫照。我們不是積49就是積52,過着千人一面的生活而不自知,幹好像理所當然的事,從不質疑,不敢妄越雷池半步。我們也是維嘉,不敢冒險,每天只是在那片觸控熒幕前,虛耗光陰,其實一切都不由她控制。當維嘉看見積和茱利雅相認,她流涙了。這是編劇耐人尋味的一筆。如果積可以具有殘餘記憶和能夠恢復記憶,爲甚麼維嘉不可以?我不禁懷疑維嘉比積更早恢復了記憶,她知道一切本來就不屬於她的,所以她更不想失去,希望早日和積離開,所以當她看見積和茱利雅擁抱,她的反應不是錯愕或憤怒或嫉妒,而是直接的傷心和失望,於是她選擇玉石俱焚。
維嘉以爲他們會去的Titan(土星最大的月亮)定居,就像《雲圖》(第5個故事)中星美以爲她們會去的「樂園」(exaltation),或《謊島叛變》(The Island, 2005)中主角希望去的那個小島,根本就不存在,等待他們的,只有毀滅。這種設定被重複使用,因爲它有普遍性,的確,我們都需要一個生存的目標,否則,日複一日地努力工作,又有何意義?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認真想過,那些人人嚮往的目標,是否我們真的想要的東西,那些看似美好的東西,究竟有幾多是謊言。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在隨波逐流而已。此片的訊息,就是叫我們審視自己的人生,思考事物的真相,尋找生存的意義。按《雲圖》所說,世事萬物,皆有關連,我們所做的事,對後世都有或大或小的影響。星美最後成爲了後世的神,積49拯救了地球和人類,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是救世主,但最少,我們也該像積52,醒覺,並不斷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