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開場前放映了新片《希治閣》的預告片,令人想起希治閣也拍過一部奇片《救生艇》(1944),全片大部分劇情都在艇上發生,與此片相似,是一個小小的巧合。希治閣被不少網站或雜誌評爲史上最偉大導演,我個人十分同意,在這些名單上,李安不一定榜上有名,然而李安絕對有資格與榜上任何一位電影大師相提並論,而且他是史上唯一真正能夠融滙東西方文化的導演。就以這部《少年Pi》爲例,就比馬田史高西斯的3D電影《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Hugo)優勝。
當大部份的電影人都只想着如何利用3D電腦特技來賺錢,最有才華的導演卻會思考究竟3D對故事有多少幫助。基斯杜化路蘭拍《潛行凶間》時就否決了3D,其他嘗試利用3D的導演,即使都是大師,成績也各異。占士金馬倫的《亞凡達》固然是3D特技與故事緊密結合的完美例子,列尼史葛的《普羅米修斯》也是高明運用3D的典範,但史匹堡的《丁丁歷險記》和史高西斯的《雨果》,3D就僅僅是提昇了視覺效果而已。李安這部《少年Pi》,單論3D技術層面,它不會是最佳,但若論3D與故事的有機結合,此片絕不遜於《亞凡達》。沒有了3D,Pi的奇幻漂流就不夠奇幻。不夠奇幻、電影的主題便無法得到有効的表達。
但凡這類電影,誰都明白苦難旅程是比喻人生,那已經是陳腔濫調。原著出色的地方是,作者把這樣的一個故事,提昇到討論人與神的關係的層次。Pi自小已不是一般沉迷玩耍的小孩,他想瞭解的是人生意義,他甚至同時信仰上帝、阿拉和印度教,企圖能找到答案。當然,這個人生最大的謎題,不會被一個小孩破解,成爲少年的Pi於是轉而向文學和愛情中繼續找尋。直到載着他們一家的船沉沒,他終於開始理解,人生是一個失去的過程。一夜之間,Pi失去一切,和他一起存活的只有四頭野獸—-斑馬、猩猩、鬣狗和老虎,後兩者更嚴重威脅他的生命安全,而他無處可避。這裡的寓意很明顯,我們都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作者還索性替老虎取了人的名字。
但故事真正的内容,是當老虎殺了鬣狗,艇上只剩下牠和Pi之後。Pi和老虎的相處,實際上就是他小時候嘗試餵牠被阻的延續。年幼的Pi説想看清老虎,拿肉餵牠。他企圖與老虎溝通,正如他希望能與神溝通。但是父親阻止了他,更迫他看老虎如何殘殺獵物,逼使他相信宗教不過是虛妄。此故事有趣的地方,就是以「牠」來象徵「祂」。在救生艇上Pi和老虎的的一番周旋,暗喻了Pi對神存疑和抗拒,然而他漸漸發現他慶幸有老虎作伴,因爲沒有了老虎,就只剩下絕望。爲了不能讓牠死,Pi捉魚來餵牠,一方面這呼應了以前餵牠不成一事,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開始向祂奉獻。長時間的漂流,Pi和老虎一同飽受折磨,最後都瘦得皮包骨,奄奄一息,這亦回應了年少的Pi懷疑怎會有神願意自己受苦來拯救世人。暴風雨來臨,惶恐的Pi喊出最後的質疑:我已失去一切,並已臣服,祢還想要什麼?然後他終於得到了神的回應。
暴風雨過後,他到達了那個無人小島,他終於明白,神一直都在看着他,在他最疲累的時候,神譲他休息。休息過後,神又譲他發現那顆牙齒,提醒他要繼續他的行程。終於到達陸地,老虎一躍而下,頭也不回,逕自消失在叢林中。沒有人看到老虎,但Pi自己知道,老虎陪伴他渡過漫長旅程,令他不致絕望,不感孤單。牠就是祂,祂不需道別,因爲無論祂往那裡,祂都沒有離開Pi。
我沒有信仰,但我佩服作者的巧妙構思和李安的編導才能,把故事説得如此動聽,發人深思。爲了譲年輕作家相信漂流不是Pi的幻想,編導還特地安排Pi保存了那份保險公司的文件,並提供了故事的另一個版本。(全片最美中不足的地方,恐怕就是這個故事完全是口述而沒有影像,大概是因爲製作上的問題吧,既牽涉演員也須要特技,找到謝勒狄柏度來客串廚子已經不易。)保險調查員相信了那個故事,據説不少觀衆也相信,這不難理解,畢竟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但是,如果你相信第一個故事,也不一定就等於説你相信了神。相信它,只代表你相信堅持、相信希望、相信你並非孤單一人。年輕作家説Pi的故事有個happy ending,Pi説不知道,因爲那個故事已經是年輕作家的了。其實,Pi的故事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故事,結局如何,就看我們相信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