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此片是R15+級,即未滿15歳(中學生以下)禁止入場,到了香港,電檢處卻索性把此片定爲III級,是否須要,見仁見智,個人認爲IIB級(不適合青少年及兒童,強烈建議家長給予指導)也無不可。片中並無過份的色情或暴力鏡頭,最具爭議性的,是少年的殘酷和教師的復仇,但電檢處當然會採取較安全保守的做法。
日本的少年法保護14歳以下的少年,即使殺了人,也不會被判終身監禁或死刑,最多是進少年教導所一段短時間便了事,傳媒甚至還不能報導少年犯的真實姓名,只能以少年ABC代替。所以,有不少少年犯鑽法律空隙,犯下殺人罪而不必受認得的懲罰,成爲日本的社會問題,很多小説、電影、電視劇都探討過此問題。日本的推理小説中,除了時効(即使殺了人,過了15年後便不會被刑事起訴,此法最近亦已被廢除),少年法問題亦時常被觸及,例如藥丸岳於2005年獲江戶川亂步獎的作品《天使之刃》。
原著只是作者湊佳苗的處女作,但主題、結構、佈局極佳,引起了頗大的迴響,還得到了2009年本屋(即書店)大賞。原書分六章,每章都用了奇特的標題——聖職者、殉教者、慈愛者、求道者、信奉者和傳道者,分別以悠子(松隆子)、美月、直樹(少年B)的母親(木村佳乃)、直樹、修哉(少年A)和再次出場的悠子的視點來敘述,前5章篇幅相若,真相層層揭開,令人非一口氣讀到最後不可。處女作而言,的確非常出色,而且言之有物,揭露多種社會問題,表達的手法、角度也都有它的獨特之處。電影版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原著的劇情和多重視點的結構,但導演中島哲也的影像和剪接所構成的調子,卻與原著有別。中島是日本著名的廣告導演,影像流麗、技巧圓熟、變化多端,從他的第一部電影《下妻物語》便已可見。他的的鏡頭仿如廣告或MTV,賦有韻律感,十分悅目,但卻與原著給人的冷寂感覺不同。導演好像是嘗試利用一種外表像青春校園劇的手法去展現一個殘酷無情的世界,結果也可説是成功的,只是並非原著的氛圍。
另一個問題是,電影的剪接使電影的結構偏離了原著,標題字幕被角色的名字直接代替,但由於篇幅各異,原著的章節的比重已被破壞,説明是誰的自白的字幕已無絕對須要,反而破壞了電影自己的結構。其次,「聖職/殉教/慈愛/求道/信奉/傳道」顯然是反語,每一章的主角,其實都有自身的問題,悠子「傳道」的方法,更是離經叛道的復仇。這些標題是對日本社會/教育的嘲諷,刪掉了有點可惜。其實,結構是原著的最大優點,應該盡量沿用。對沒有看過原著的觀衆來説,這也許無傷大雅,但對看過原著的觀衆而言,導演的剪輯/影像風格未免太强,凌駕在故事之上。
其他方面,劇本算是忠於原著,編導流暢地用鏡頭娓娓重述了故事。比較明顯的不同,是悠子的復仇意志。原著中的悠子,態度更爲冷靜、堅定不移,書中並沒有明顯透露悠子的內心掙扎,而電影中可能爲了譲主角更爲人性化或值得同情,編導加入了一場悠子跪地痛哭的戲。如果這是一個原創劇本,這説不定是一個好的細節,但是,作爲一個改編劇本,此舉並未完善了角色,反而削弱了原角色的性格、控訴的力量和故事的爭議性。事實上,主角作爲一個教師卻對自己的學生採取絕不原諒的復仇,正是原作的立足點與別不同之處。不管是從人物、佈局或創意出發,這個特點也是不應改動的。而且,悠子也不是沒有手下留情,引爆炸彈的,並不是她。如果修哉還想過收手,那麼他也救回了自己的母親。
電影中的最後一章,修哉知道了炸彈的地點,編導聰明地運用了修哉的逆轉時鐘去表現爆炸,暗示修哉是多麼希望時間可以倒流,多麼的後悔。這一組鏡頭、剪接與配樂,盡顯導演駕馭電影語言的功力。不過,不知道其他觀衆有沒有和我相同的感覺,就是忽然懷疑起究竟爆炸真的發生了嗎?還是只是修哉的想像?這個懷疑,原著是不會引起的,原著中的悠子,不會流着涙地問修哉那是否他重新做人的第一步。雖然作者並沒有寫出來,但我可以想象得到,說那一句話時,悠子那冰冷的眼神。然後她掛斷了電話,看着女兒的照片,才流下第一滴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