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 Story 3 (2010) 反斗奇兵3

《反斗奇兵》打破了荷李活系列電影的宿命,續集比首集好,第3集又比續集好,是一個前所未見的先例。其實一直還有點擔心,彼思今次還能否保持水準,看着他們之前幾部作品,越來越好,作爲觀衆,我們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前幾部作品的故事是新創作,有很多發揮的空間,但《反斗奇兵》已拍到第3集,他們還能夠超越前作嗎?結果,他們漂亮地、幾乎是令人激動地,做到了。《反斗奇兵》第1集製作於1995年,第2集於2000年,屬於彼思的早期作品,主要還是以娛樂性和精美的畫功取勝,故事有趣,但主題未見深入。只有在第2集的結尾,才稍稍觸及比較現實的問題——主人安迪的逐漸長大。

10年過去,安迪終於長大了。《反斗奇兵》亦然。技術進步了,由2D變成了3D。片長增加了(第1集只有80分鐘,第2集93分鐘,此集103分鐘,與一般西片相若),情節再不單是歷險,有較多篇幅描寫主角們的心態,主題比前兩集深刻很多。此集的劇情,其實就是第2集尾提出的問題:主人長大了,玩具的命運會如何?也就是説,當愛你的人要離你而去,你如何面對?

安迪快將離家上大學,胡迪、巴斯光年他們千方百計吸引安迪的注意,希望他再跟他們玩耍一次,但結果都是失敗。正如編劇所明示,對青少年來説,玩具的地位,早已被手提電話取代,那才是他們今日的玩具,以前的,早已不聞不問。前景堪虞,離不開被束之高閣、被捐贈他人、以至被當成垃圾丟棄的下場,玩具們人心惶惶,士兵惟恐被棄,率先選擇逃亡。只有胡迪相信主人不會拋棄它們,企圖說服同伴被放置在閣樓,也是一種不錯的生活,還能期望將來安迪有自己的小孩時能再次派上用場。其實都是自我安慰。很大程度上,胡迪它們的心情,也就是天下父母的心境:孩子長大成人,還會像小時般愛我們嗎?他們離了家,會不會把我們遺棄家中,還是會把我們送進老人院,或者是找個人照顧我便算?無論是好是壞,結局也是別離,其實是很傷感的題材。但是彼思動畫的劇本遠勝對手之處,就是他們敢於把這些較深的寓意埋在他們的作品中,譲觀衆去發掘。

安迪只選了胡迪帶走,其他玩具,包括巴斯光年,以爲會被丟棄,無不失望,只想另找地方,安身立命。胡迪處於安全之地,但他絕不只顧自己,努力向他們解釋那只是誤會。即使到了托護中心,見到不錯的環境,眾玩具都願意留下,胡迪仍努力告訴它們應該回家。因爲它們不屬於那裡,他們是屬於安迪的,鞋底的名字便是證據。後來他逃出,遇上了好主人,知道了托護中心不能留,他也沒有放棄同伴,寧願再入虎穴救人。到最後,他更放棄了他一直渴望的跟隨安迪上大學的機會,留下來和伙伴在一起。正如安迪所説,胡迪對主人、朋友,不離不棄,是個忠誠的伙伴。就是這份不渝的感情,令此片感人至深。相對於現實世界,彼思的動畫世界更有人味。

彼思一向喜歡顛覆既有形象,啤啤熊、Ken,嬰兒竟然是奸的,非常有趣。巴斯光年這個角色亦每次帶來驚喜,第1集它以爲自己真的是太空戰士,第2集它在玩具店遇上一整個架子的同鄉,今集竟然被切換到了西班牙語模式,令人拍案叫絕。此集也出現了不少成雙成對的情人,蕃薯頭夫婦之外,Barbie和Ken也「歷史性」地邂逅了,還經歷了分手與和好,連巴斯光年也變身西班牙情聖,還大跳西班牙舞,上演英雄救美,勇救牛女,譲人忍俊不禁。相反,眾玩具被送到焚化爐那一場,當知道已逃走無望,它們相對無言,默默點頭對視,攜手赴死,卻是直看得人潸然涙下。到結尾,他們終於如願以償,和安迪開心地最後一次玩耍。然後,它們看着安迪的車漸漸遠去,而我們心底亦不禁升起一陣唏噓。歷盡千險,難逃一別。安迪替它們找到了好主人,可是,小女孩也會長大,歷史,還會重演下去。

Triple Tap (2010) 鎗王之王

前作《新宿事件》強差人意,爾冬陞今次終於收復失地。比起他以前的昨品,此片少了社會寫實,多了心理鬥智。然而那人心的幽暗角落,仍然是旺角黑夜,隱藏著委曲、自私、背叛和罪惡。劇本的架構是雙雄格局,古天樂和吳彥祖飾演兩位鎗王,但一個是警察,一個是疑犯,身份對立。關友博(古天樂)和莊子維(吳彥祖)這兩個角色,對比極為強烈,爾冬陞把所有的困境都放到前者身上,無論在事業、愛情、金錢或友情上,關都瀕臨崩潰邊緣,稍一不慎,便會墮進無可挽回的境地。相反,爾冬陞卻刻意地把莊這個角色的簡化,他一直都在專心致志的在查案,除了射擊、閱讀、釣魚這些興趣,我們看不到他的生活。沒有家庭,沒有女友,沒有金錢煩惱,只有一個朋友苗志信(方中信)。這種兩極化的對照手法,同樣亦用於性格的描寫上。莊在比賽中敗給了關,沒有介懷,願意與他做朋友,期待下次的較量;莊釣魚勝了苗,也沒有在意,甚至連得來的魚獲也不要。他勝不驕、敗不餒,胸懷坦蕩,而關則過於計較勝負得失。

一如以往,爾冬陞在劇本上下了不少心機,很多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例如方中信代入犯人心理、連凱扮成交通警突然出現、交通警被二度謀殺、古天樂兩次心中盤算衝出醫院的戰略等。然而這類以計謀為主的橋段並不是爾冬陞的強項,所以不是十分成功,有時欠缺了說服力,有些又拍出了可觀性。例如結局一場,雙雄對恃,其實沒有可能,警方絕不可能容許這種情況出現,但場面無疑好看,連爾冬陞也願意暫時放下寫實性。西部片中的神鎗手的生死決鬥,總是烈日當空、黃沙滾滾,現在卻在黑夜中的現代都市上演,令人不禁屏息觀看。寫實性在開鎗那一刻後回復,如苗志信所言,現實世界,只差那一秒半秒,只可能兩敗俱傷。

蔡卓妍卸下了偶像外衣,戲份雖然不多,但演得可以。得到爾冬陞任用,演技可說是被認可了。相比之下,李冰冰的角色邵安娜比較好發揮,爾寫得好,李亦演得好,那麼的驕傲自負,卻又對關那麼的痛愛憐惜。可是世上又有那個男人願意當女人的附屬品?她給了他太多,令他無法割捨。她把他捧得太高,令他無法接受跌下來的痛。找李冰冰來演此角,除了因為她適合,當然也因為她中國演員的身分能讓影片在內地上映的緣故。但我禁不住也懷疑,這中間是否還有爾冬陞的政治暗示?邵總是以主人的姿態出現,總是認為關的決定是錯,令關感到窒息。他表面風光,其實只是任人擺佈。他拼命爭取的,不過是一點自由和自尊而已。李冰冰/邵安娜和古天樂/關友博的關係,就像中國和香港。

關投資虧損,卻無法向邵承認自己的失敗,他利用邵的戶口掩飾,令她蒙受巨大損失,但他後來又憑一個大膽的決定,扭虧為盈。他這個行動,是想挽回劣勢,還是想拖邵下水?我們不知道。爾冬陞這輕輕一筆,頗堪玩味。如果他是只是想挽回劣勢,那麼他終於在她眼前,証明了自己也能做正確的決定。如果他是想害她,諷刺地,他反而卻救了她。如果關沒有犯罪,他甚至可以憑此次連自己也救回。但如果不是意識到自己已走到了絕路,他又未必會孤注一擲。這便是宿命。由毫不相關的巴士發生意外那一刻開始,關的命運便被改變了。意外引致改道,解款車因而改變了路線,結果被關遇上了事件。由關的車駛上了天橋那一刻開始,他便錯過了回頭的機會,走上了命定的不歸路。

Knight and Day (2010) 戀戰特務王

但凡湯告魯斯的電影,香港片商例必用劇照當海報,務必要讓觀眾看到湯告魯斯的大頭為止,真令人氣餒。人家美國版的海報只有兩個男女的持槍剪影,刻意淡化男女主角的樣貌,也是模仿占士邦片的海報或片頭,幽特務片一默。此片雖仍是部特務片,但全片充滿對特務片的戲謔,尤其是由湯告魯斯來演,很明顯是拿他在《職業特工隊》的型像來開玩笑,是一部出人意表的喜劇。

作為特務片,此片不重劇情的曲折,編導甚至只是用了最例牌的橋段和連串的追逐去架起整部戲。他們並沒有打算拍一部緊張刺激的特務片,相反,他們用了頗多心思在這些標準劇情的細節上,務求玩出新花樣,給觀眾一些驚喜。所以全片充斥不少小聰明、小趣味,懶理可能性和真實性,看得人會心微笑。其中一個例子是Roy(湯告魯斯)駕電單車追June(金馬倫戴雅絲)的車,鏡頭從June的車內拍攝,觀眾看見車外Roy駕著電單車駛上了旁邊的天橋,然後視線被車頂遮擋了,但鏡頭卻出乎意料地繼續pan,通過車頭擋風玻璃,觀眾看見電單車飛起,車上卻無人。然後突然碰的一聲,Roy出現在June車的車頭蓋上。雖然誇張,但它做到了有驚有笑的效果。有趣的地方是,它省略了動作的驚險過程(從電單車跳到天橋下的車)來製造動作後(突然出現在車頭蓋上)的喜劇感,這種手法不常見,用在這類以動作掛帥的動作喜劇中更可說是大膽的嘗試。後來Roy和June被西班牙反派生擒,Roy被倒吊,在June半昏迷的狀態下,Roy逃脫並救出June到荒島一段,也是用這種「暗場動作」的幽默手法來交付。到片末,June反過來救出Roy,手法相同,只是將男女主角的位置對換了。

湯告魯斯自己有份監製的電影常常會過於注重男主角而忽視女主角的戲份,今次他不是監製,沒有了這個問題。金馬倫戴雅絲年輕不再,人氣也大不如前,亦久未有佳作,但此片可說是她近年的最精彩的演出。雖然還是傻大姐的角色,但勝在角色適合,和湯告魯斯也有化學作用。比較有趣的一場,是Roy在西班牙發現她被擒,出手救了她,二人逃走,但June顯得很不滿,投訴Roy沒有說很高興見都她,Roy聽了,忽然不理背後槍林彈雨,走過去深吻她,並說出他很高興。導演拍得既浪漫亦好笑,擺明不把特務片的驚險元素放在眼內(反正男主角不會在這種情況下中槍),反而用這些場面來製造浪漫和笑位。即使在其他較大型的動作場面中(例如飛車),此片亦沒有大量運用電腦特技,很多場動作仍保有傳統荷里活片感覺而少了CG畫面的華麗和虛假。不難看到,導演刻意地在很多細處反其道而行。

我不把此片當一般荷里活動作片看待,因為導演是占士曼高(James Mangold)。他拍過不少有別於主流的電影,能編能導。我喜歡他早期自編自導的電影,例如《地頭龍》(Cop Land, 1997)。當年史泰龍仍是個大卡士、眾所周知的動作片英雄,導演卻大膽地找他來演一個耳聾、連警察也當不了的小人物。翻查資料,那年史泰龍還憑那個角色在瑞典拿了個最佳男主角。該片不算成功,但不易遺忘,我亦因它而注意到占士曼高這位導演。我以為今次的劇本也是由他編寫,所以與別不同,但原來不是,編劇是位新人,此片只是他的首個電影劇本。劇本後來被《未來報告》(Minority Report, 2002)的編劇改寫過,湯告魯斯才答允了演出。據說劇本之後又經過多人之手,也包括導演在內。無論如何,此片的最終拍攝劇本不差,總算玩出點新意思,是個小小的驚喜,不錯誤地帶著看《職業特工隊》的期望去看的話,不會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