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Japanese Movies

The Tale of The Princess Kaguya (2013) 輝耀姬物語/かぐや姫の物語

此片為導演高畑勳繼《隔壁的山田君》(1999)後再次執導的吉卜力作品,久違了的他寶刀未老,拍出自《再見螢火蟲》(1988)以來的最佳動畫。我認為此片起宮崎駿的收山之作《風起了》(2013)更為出色,此片足可以與《千與千尋》(2001)並列為吉卜力的最高傑作。

不少人誤以為吉卜力的出品就是宮崎駿作品,例如以為高畑勳的《百變狸貓》(1994)也是出於宮崎駿之手。其實宮崎駿加高畑勳才等如吉卜力。而高畑勳的動畫大多是非宮崎駿路線的動畫,例如《再見螢火蟲》是戰爭悲劇,《歲月的童話》是成年女性的回鄉故事,《隔壁的山田君》是都市家庭喜劇。高畑勳和宮崎駿最大的分別,若要一言蔽之,也許就是一洋一和。宮崎駿的作品是洋式的,故事和背景常常帶著一種歐風;高畑勳卻是和式(日式)的,作品的題材和故事未離開過日本,即使是風格較接近宮崎駿的《百變狸貓》,其背景也是東京的多摩丘陵。此片更是改編自日本最古老的文學作品《竹取物語》,主題比以往更寬更深,它涵蓋了親情、愛情、以至人生。

除了題材,高畑勳也刻意在畫風上作出不同於宮崎駿的風格。最明顯的例子就是14年前的《隔壁的山田君》,畫風與吉卜力過往的所有出品完全不同,用上了近似插畫、漫畫、不完全著色的簡約風格。如果不知道導演是高畑勳,任誰也猜不到那是吉卜力動畫。而此片的水墨風格,其實正是《隔》片風格的延續與提昇。我認為高畑勳今次採用這種技法,是很聰明和合理的選擇。一來它使人區別出此非宮崎駿作品,二來它適合用來表現古典味道,三來高畑有能力把它發揮到淋漓盡致。最出色的一場首推女主角飛奔出命名宴,高畑用了極為凌亂粗獷的筆觸去表現速度和主角狂亂的心情,實是匠心獨運。

《竹取物語》中說輝耀姬犯了罪,所以被貶到凡間受罰。高畑勳企圖探究她的罪與罰,究竟她在月上所犯何罪?她在人間又受到了的怎樣的懲罰?高畑勳筆下,輝耀姬犯的罪,就是嚮往人間,就像《柏林蒼穹下》中的天使,嚮往人間的愛,甘願折翼下凡。輝耀姬受的罰,就是人生的痛苦,就是無法過自己的喜歡的生活,無法與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總是機緣錯失,到底是分離。翁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姬的幸福著想,但他的思想無法超越時代。在那個時代,女子的幸福,就是嫁個達官貴人。但姬卻只想念故鄉,和故鄉的捨丸大哥。可惜她與捨丸還未開始便已結束。 姬逃回故鄉,捨丸已因生計離開。姬在京中遇捨丸,亦無法重聚。那一場高畑勳也設計得高明,當時姬已貴為公主,坐在高高的轎中,捨丸卻在偷雞被追趕中,一高一低,一貴一賤,縱使近在咫尺,距離已變得遙不可及了。捨丸手中的雞,也巧妙地呼應了他們以前捉到的山雞,那一頓沒有吃到的火鍋,那一個沒有兌現的約定。姬歸月前回鄉,雖亦遇捨丸歸來,但捨丸卻早已成家了。一次又一次的錯過,姬一直盼望的自由、快樂,只能與捨丸在夢中實現。

輝耀姬歸月,可以理解為死亡,披上羽衣,便會忘記一切,就像中國人所說的孟婆湯。但姬返月途中,仍回頭看地球一眼,顯示她並未完全忘掉。既然人間如此痛苦,為何仍留戀?因為人間終究還有愛。對姬而言,父母之愛,足可抵銷人間之苦,足可令她甘心情願留在他們身邊。無奈生有時,死有時,姬快高長大,其實也反過來預示了她的早逝。她在櫻花樹下起舞,亦暗示了她的生命就像盛開的櫻花般燦爛而短暫。當天人(死神)降臨,誰也不能阻擋。重要的是,她擁有了,生命的記憶。

片尾出字幕時播出的主題曲,由二階堂和美作詞作曲,旋律和歌詞雖然簡單,但在觀眾心情尚未平復之際響起,其感染力如水銀瀉地。「現在的一切,是過去的一切,必定能再見,在懷念的地方。現在的一切,是未來的希望,必定能記起,在生命的記憶。」句句穿透人心,銀幕上只有單調的黑底白字,歌聲在燈光猶未亮起的戲院中迴盪,觀眾都留在座位中,靜靜落淚。

此片製作時間長達八年,製作費高達50億日元,恐怕就只有吉卜力和宮崎駿或高畑勳才可以做到,那有一間公司會願意投資如此多的時間和金錢去拍這樣的動畫。雖說吉卜力有票房保證,但如此題材,如此風格,誰都知道那麼大的投資一點也不化算。宮崎駿的名氣比高畑勳大很多,而且明言《風》是他最後一部長篇動畫作品,所以《風》的票房不弱,日本國內便收了120億日元,而此片遠遠不及,只收了25億左右。我想,他兩老沒有理由猜不到這個結果,但他們還是把此片製作出來了。也許到了他們那樣的年紀和地位,票房已經不是最重要了,拍出可流傳後世好作品,才不枉此生。

高畑勳雖沒有提退休,但他年紀其實比宮崎駿更大,產量又一向比宮崎駿少,即時還能拍下去,恐怕也不會在未來幾年之內看到。所以,至此,吉卜力要正式進入新的年代了,接手的應該就是宮崎吾朗(宮崎駿的兒子)和米林宏昌了。前者拍過《紅花坂上的海》(2011),後者拍過《借東西的小矮人亞莉亞蒂》(2010),都只是不過不失的作品而已,暫時未能寄予厚望。未來數年,吉卜力的影響力應會讓位於細田守了。

Midsummer’s Equation (2013) 神探伽俐略2:真夏方程式

看過原著,知道它的好壞,不抱過多的期望進場去看此片,結果是比想像中好,而且比不久前上映、同樣是東野圭吾原作的《白金數據》好很多。編劇福田靖的改編和導演西谷弘的技法還是不賴的,不能超越前作《嫌疑犯X的獻身》,是先天性問題。《嫌》是東野的代表作,連東野自己也未能超越。但他求變的心,是宣之於口的,在小説的後記中,他自己説明了如何想寫出與前作不同的氛圍。目的是達到了,但喜歡與否,便要看讀者的喜好了。就我個人來説,不算喜歡。湯川學(福山雅治)主動調查案件,還關心到加害者的家人,就令他和東野另一系列的主角加賀恭一郎之間的界線模糊了。當然,這條界線的模糊,與故事本身無關,但對人物的描寫和作品的風格,便有較大的影響了。現在這個故事若由加賀恭一郎上場,也無不可,就等於失去了湯川學這個人物的獨特性了。

撇開原作的因素,編導其實是保持了前作的水準的,結構扎實完整、敘事流暢簡練,感情甚至比小説更感人。東野是編故事的高手,尤精於故事的概念、意念的創新和敘事的結構。但他畢竟不是個文學家,文字並非他的強項,所以看小説時,難免對於人物和景物的形象有點模糊,不是日本人,難以憑空想像。但經過導演的形像化,一切就變得很有實感,例如那座小旅館「綠岩莊」,具體地呈現眼前,比原著更有說服力。編劇也把川畑重治(前田吟)和川畑成實(杏)這兩父女寫得比原著更有血有肉,前田吟和杏的演出亦應記一功。

東野早於1999年便自己説過,「儘管能譲他們驚奇,我的小説絲毫無法令他們感動」,他寫的早已不是狹義的推理小説,而是致力於能打動觀眾的小説,推理反而是次要的。所以我說「神探伽俐略」的「神探」二字是不好的翻譯,因爲會誤導觀眾,令他們帶着錯誤的期望進場,台灣譯作「破案天才伽利略」亦有相同的問題。電影完場時,我身後幾個青少年便爭着説他們一開始便猜到了什麼云云,但是如果他們沒有感受到劇中各人的心情,他們並沒有真正明白東野的用心。《嫌》最好看的地方,亦非其新穎的詭計,而是它所描述的不求回報的犠牲精神。這個道理編導當然不會不明白,在此片中,他們甚至比原著更早便透露了端倪。一開場便是16年前的命案,然後便是成實與母親的對話,這場戲雖也有誤導觀眾的成份,但也揭示了部分真相。到中段,湯川更直接向警方道出兇手的名子。所以,此片並不是誰是兇手式的偵探劇,而是與《嫌》一脈相承,是描寫一個人如何爲所愛的人犠牲自己的悲劇。不同的是,《嫌》説的是愛情,而此片説的是親情。

今次這個故事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道出了一人犯罪,如何把家人牽扯進去,如何把他們的人生「嚴重扭曲」的事實。16年前的那宗命案,將兇手以及其家人的人生徹底改變,連兇手在內,被牽連者多達6人。最無辜的,當然就是那男孩恭平,他是惟一一個完全不知情者,卻被捲入了命案的核心。若處理得不好,悲劇說不定還會因此而繼續演下去,所以連一向置身事外的伽俐略也不能不插手。湯川對成實説,如果恭平來問,希望她不要隱瞞,告訴她真相,然後譲他自己決定怎樣做。這就是東野想説的話,一個人犯了錯,別人替他隱瞞,只會扭曲了他的人生,更會連累他人。帶着罪疚活下去,只有痛苦。惟有贖罪,才可以好好活下去。惟有好好活下去,才可以贖罪。

親情,是東野近年努力經營的範疇,他有不少作品都以此爲主題,沒有一本説得上是劣作,更偶有佳作(如《新參者》),但有時也不免看膩。《嫌》之所以鶴立雞群,就在於它所描寫的情感,以及其犯罪手法,皆是與眾不同,兩全其美地地結合了推理小説和大眾文學。可惜的是,這種美妙的化學反應,至今還未再次出現,能夠説可以媲美《嫌》作品還未被寫出。那麼,可以説東野在走下坡了嗎?我卻認爲不是,只是東野近年大紅,產量增加了,質量自然難以維持在高位。我相信如果他能減產一些,必能再寫出傑作。至於伽俐略系列,目前還未拍出的作品只剩下兩個短編,所以,我們最多只能期望有一個特別篇,若要看第三季的伽俐略電視劇和電影,恐怕便要多等幾年了。

The Garden of Words (2013) 言の葉の庭/言葉之庭

2012年日本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是《新世紀福音戰士新劇場版:Q》,收52.6億日元,雖然仍然遠遠未及宮崎駿動畫所創的紀錄,但導演庵野秀明已成爲近年較有力挑戰吉卜力(宮崎駿的製作公司)動畫的一人。但是,《新》並不是那些適合一家大小去看的主流動畫,要贏宮崎駿,不易。對庵野比較有利的是,新劇場版的票房一集高於一集,而下一集將是四部作的結局,票房還有望再創新高。《Q》雖然票房稱雄,但爭奪最佳動畫卻敗於細田守的《狼的孩子雨和雪》。《狼》的票房僅排在《Q》之後,所以細田守的實力也不容輕視。然而新一代的日本動畫家中,比起庵野秀明和細田守,我更喜歡新海誠。他的前作《追逐繁星的孩子》也企圖走主流路綫,但在日本票房並不理想,單論票房數字,還未能與庵野秀明和細田守較量。但是較之於庵野秀明始終未能將他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好好講完,而細田守近年開發的城市對鄉村題材,又過於日本本土口味,新海誠動畫所表現的孤獨和寂寞,便更能引起都市人的共鳴。其實《追》也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只是過於刻意走主流路綫,失去了新海誠獨特的個人風格。所以當我看到《言葉之庭》在戲院廣告上的「孤悲」二字時,我的心情反而是欣慰的,因爲看見了新海誠的回歸。對,此片是100%的新海誠電影,訴説的仍然是他一貫的主題——孤獨、迷失、距離、思念。

若説庵野秀明説的是人類,細田守説的是家庭,那麼新海誠説的只是個人而已。但是作品的好壞並不在於題材的大小,新海誠作品的意境,遠遠勝過庵野和細田的作品。如果動畫也分體裁,那麼新海誠的動畫就是詩,或者就是《萬葉集》的短歌。新海誠作品的美術,也遠比其他二人優勝,一幀幀畫面,美得晶瑩剔透。文學系出身的新海誠,亦擅於運用象徵,劇本較有文學味。新海誠動畫的最大不足,可能也就是它太短。例如《秒速5厘米》,第三話就明顯地比前兩話短,結構上不成比例,劇情也不夠前兩話細膩。(由新海誠親自撰寫的小説版總算彌補了這個缺憾。)至於本片,全片更只有46分鐘,譲人更感意猶未盡。相信這和新海誠相對小的製作規模有關係,加上他的作品那麼精細,所需的時間很長。《秒》和《追》之間,便相隔了4年。《追》和本片之間,亦相距2年。

新海誠作品的永恆主題是距離,今次亦不例外,男女主角之間,存在着年齡和身份的距離。這一重距離,即使在西方社會,也不易被接受,更何況在思想保守的日本?所以從一開始,主角孝雄和百香里之間便已有着無法逾越的距離,只是孝雄尚未知道而已。不過,無論距離多遠,新海誠筆下的男女主角,總還有心靈相通的一刻,彼此懷抱着相同的感覺,縱使那份感覺是多麼的不確實。在本片中,有那麼一刹那,孝雄和百香里都相信眼前的事物,就是幸福。但當孝雄坦誠地告白他的愛意,才剛被世俗眼光灼得遍體鱗傷的百香里,一時間也無法坦然接納。她告訴他已決定回鄉,拒他於千里之外。在新海誠的世界裡,幸福往往只是幻影,分離和思念,才是恆常。

此片雖短,但包含了不少象徵,點題的庭園,就是其中一個,它是都市人的避風港,譲被逼迫得窒息的人得以躲起來,透一口氣。雷和雨是主角心情的反映,孝雄情緒激動時,雨便滂沱而下,百香里終於敞開心扉,天空便雨消雲散。百香里失去味覺,只嘗到啤酒和巧克力的味道,暗喻她只能嘗到苦味。孝雄的飯盒譲她重拾味道,甚至嘗試自己做飯盒,意味她漸漸被治癒。孝雄爲她造的鞋,雖然最終並沒有親手送到她手上,其實卻已經穿到她腳下,令她可以重新站起來,走下去。這是一個新海誠摒棄了所有少年/少女漫畫元素的寫實愛情故事,沒有科幻、沒有冒險、沒有少女,沒有約定。孝雄雖然也是一個15歳的少年,但他思想成熟,有明確的職業目標,向百香里表白時,亦不帶少年的羞怯。百香里的挫折就更是屬於成人的世界。這是新海誠另一個企圖拓闊觀衆年齡層的嘗試,創作上,我認爲是成功的,但始終有點文藝,未必能取悦一般觀眾。

本片的故事其實還可以説下去,譬如説,孝雄會去四國找百香里嗎?重逢又如何?他們能否衝破年齡和身份的距離?又或者只能像《秒速5厘米》中的貴樹和明里,相聚一刻,然後再無緣相見,只留下回憶?相比於分開時的貴樹和明里,孝雄和百香里是大人,命運又會否不同?這些都是我們觀眾想知道的。我們不是期待一個happy ending,事實上,越認識新海誠的,越不需要一個happy ending。我們期待的,只是那一份無法忘懷、卻難以在現實生活中與人分享的記憶。假若新海誠願意再花兩年時間把故事延續下去,把影片湊成一部長片,那將會是一件美事,《言葉之庭》也許會成爲經典。

The Wings of the Kirin (2012) 神探加賀:麒麟之翼

《偵探伽利略》被電視台捧爲「神探」伽利略,所以在香港寂寂無名的加賀恭一郎也順理成章被電影發行商昇級為「神探加賀」了。不個即使冠以神探之名,電影亦只能在少數戲院上影,畢竟阿部寬在香港也跟加賀恭一郎不相伯仲,大概只有日劇迷才會對他有所認識。其實此片也不乏香港人較熟悉的女星如新垣結衣、黑木美紗和田中麗奈,但統統都只是大配角。所以能夠上映,已是東野圭吾迷的幸運了。

東野作品甚多,如以主角區分,稱得上「系列」的(兩本小説以上),只有加賀恭一郎系列和伽利略(湯川學)系列,兩者以加賀恭一郎系列的作品量較多。東野有意把他們寫成相反的兩人,伽利略是理系的,加賀是文系的。湯川學亦被設定爲大學物理學副教授,而加賀則是社會學部出身。伽利略不是刑警,他只是一個旁觀/協助者,用理系的頭腦破案。而加賀卻是一個不斷探問的刑警,以解讀人心的方式破案。

伽利略系列的《嫌疑犯X的獻身》譲東野登上作家生涯的高峰,但我相信東野對加賀這個角色更有感情。加賀恭一郎早於他第二本小説《畢業——雪月花殺人遊戲》(1986年)首度登場,當時加賀還是一個大學生。所以加賀這個人物是伴隨着東野一起成長的,今日所見、由阿部寬形像化的成熟版加賀,其實是一個已成長進化的版本。在以前的作品中,東野寫過加賀的個人、家庭、甚至愛情,但對湯川學的背景則甚少提及,和他有關的都只是他的舊同學而已。

此片出現的模式,完全與《嫌疑犯X的獻身》相同,先是電視連續劇,然後是特別篇,最後是電影。以《嫌》這部大作作爲電影版壓軸,理所當然,但《麒麟之翼》也有同等份量嗎?我雖是東野迷,但平心而論,《麒》和《嫌》是有一段距離的。比起電視版的《新參者》和《紅色手指》,電影版並沒有多大的進步,它只是一部以菲林製作的電視劇。但這不是説此片因此就是一部劣片,這只是近年日本電視台投資拍電影版所刻意經營的策略。《新》和《紅》都是上乘的日劇,此片亦洋溢着相同的濃厚人情味與温情,那正是我們喜歡和需要日劇/影的原因。

東野迷都知道,他的小説早已脫離本格推理路綫。電影觀眾若被「神探」二字吸引,期望看神探破案,那恐怕是會失望的。東野近年的作品,主要圍繞親情,尤其是父子/女之情,推理已經變成次要。此片亦觸及不少日本的社會問題,例如被害者/加害者的界線模糊、媒體對加害者家人的壓逼、父親與子女的關係疏離、學校霸凌、少年犯罪、教師的姑息態度、警察的官僚腐化等,但無一不已被其它的日劇/影以至東野自己的作品探討過,題材上並無突破。所以,此片只是東野的另一齣人間戲劇,給都市人的另一服心靈補劑而已。生活在東京或香港這些所謂大都市,誰不需要心靈補劑?

麒麟之翼象徴希望、勇氣、一飛沖天,然而東野的寓意,亦有明暗兩面。麒麟像被兩條天橋底底壓着,根本難以展翅高飛。嫌疑犯八島冬樹帶着女友來到東京,天真地以爲就此便能找到幸福,可是生活逼人,更成爲工傷事件的犧牲者。雖然他在東京留下血脈,但女友最終要回鄉,他來東京追尋美好生活的願望,並沒有達成,卻賠上了性命。而死者青柳武明負傷來到麒麟像前,爲的是向兒子傳達信息,雖然他的目的算是達到了,但卻也是通過了死亡才達成的。作爲父親的兩個人都死去,希望都在下一代。還必須假設,到了下一代,歷史不會重演。而真正的受害者(吉永家)卻連下一代也失去了,只能等待奇蹟的岀現。

東野是多產作家,一年出兩三本小説,要求他的作品本本像《嫌》精彩是沒有可能的。還好東野也是一個水準穩定的作家,作品通常不會令人失望。《麒麟之翼》不是東野最好的作品,但早前因爲大陸盜版猖獗,東野停止了中文版的授權,所以很多新作(包括《麒麟之翼》)也未有中文版,能夠通過電影版「閱讀」到東野的新作,到底是一件快事。我想東野迷現在都十分期待閱讀還未出版中文版的作品,包括伽利略系列的《真夏方程式》。

Children Who Chase Lost Voices From Deep Below (2011) 追逐繁星的孩子

彼思動畫所向披靡,但也有勝不過的對手,最明顯的例子,當然就是宮崎駿。不管彼思3D數碼畫面如何精美,如何亂真,到底不可能取代日本的2D動畫。那是另一種美,就像拍得再美的照片,也未必比得上一幅畫。同樣地,故事方面,彼思的情節再好,主題再深,也拍不出東方的情懷。我是宮崎駿的粉絲,但也不能否認,他自《千與千尋》(2001)登上頂峰後,已有點不復當年了。《哈爾移動城堡》(2004)和《崖上的波兒》(2008)仍然好看,但劇本已無法超越《千》,畢竟也年逾花甲了。而新一代的動畫,最令人期待的,庵野秀明的《福音戰士新劇場版》(已經上映了《序》和《破》)以外,就是新海誠的作品了。

除了動畫迷,香港人也許還未認識新海誠,但其實早於2004年,他已憑第二部作品《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勝過宮崎駿的《哈爾移動城堡》贏得每日電影獎(毎日映画コンクール)的最佳動畫獎。之後的《秒速五厘米》(2007),更可以用驚爲天人來形容。那瑰麗的畫面、獨特的敘事、動人的音樂、淡淡的哀愁,莫不勾起人久已遺忘的感覺,喚起久已失去的記憶。新海誠,就像動畫界的村上春樹。事實上,他亦承認自己受到村上作品的影響。而《秒速五厘米》,不啻是村上的《遇見100%的女孩》的另一個版本。字面上,「秒速五厘米」只是物理用詞,然而它描述的卻是櫻花花落的速度,觸覺很纖細,是詩的意境。

有人説新海誠是下一個宮崎駿,然而他不是,儘管新海誠在未來有可能取代宮崎駿在市塲上的地位。他們的作品的主題,有很明顯的分別。新海誠作品的主題,由第一部的《星之聲》(2002)開始,一直未變,講的都是分離、思念、寂寞、遙不可及的距離。宮崎駿的動畫較適合小孩,新海誠的較適合年青人和成人。而且新海誠仍在不斷摸索自己的類型和路綫,若要粗略分類,《星》和《雲》是科幻,《秒》是愛情,而本片則是冒險。他一方面盡力保持個人風格,一方面探索前行,《追逐繁星的孩子》可説是他嘗試走向大眾的一大步,也是他到目前爲止,最接近宮崎駿、最接近一般觀衆的作品。

他的作品雖然主題不變,但他所描寫的「距離」,每次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今次所講的,更是永遠無法逆轉或拉近的距離,是陰陽相隔,生與死的鴻溝。這是很沉重的主題,但日本中央大學文學部出身的新海誠,巧妙地運用一個少女歷險的故事把它隱藏起來,再用大量的象徴和隱喻來傳達訊息。全片隱含寓意的地方,俯拾皆是,而且互相扣合,建構成一個完整而複雜的象徴迷宮。新海誠的動畫,每次都有一個長長的英文片名,今次是Children Who Chase Lost Voices From Deep Below。所謂「深處」(deep below),指的是地下世界雅戈泰,也是暗喻內心。明日菜所追尋的「失去的聲音」(lost voices),是她對逝去的父親的思念。那首美妙的音樂,來自她父親遺下的礦石收音機,其實是少年瞬的歌聲,也就是他心中的父親對她的呼喚。瞬,是父親的化身,他來到這個世界保護她、愛護她。瞬的對白説得很明白了,「我爲了明日菜而來」,「看到了無論如何也想看的東西,見到了無論如何也想見的人,我再無遺憾」。然後他像流星般逝去。

守衛着雅戈泰的史前生物,象徵明日菜的恐懼。明日菜不敢走進內心,那是一個她未知的世界。但爲了再次見到想念的人,她終於闖了進去。那裡黯淡無星,浸滿了華達之水,要前行,便先得要譲水把自己填滿。進入了雅戈泰,她發現到處都是陰影,陰影中藏着會把她吃掉的怪物,她必須拼命躲避,唯有在水中,怪物才不能接近。筋歇力疲,無處可逃,倒在水中之前,她終於明白了,她爲什麼而來——她只是太寂寞了。華達之水,暗喻寂寞。怪物,暗喻悲傷。唯有逃進寂寞,才能避過內心的陰影和悲傷。但是寂寞一旦退了,悲傷便會襲來。我們也終於明白了新海誠爲甚麼在片初用了那麼長的篇幅來描寫明日菜的出場,她一個人放學、回家、做家務、煮飯、吃飯、搬東西進山洞、聽礦石收音機。一直都是一個人,母親一直到很後才出場。那便是明日菜的生活,安靜、孤單。她躲在山洞之中,聽父親留下的礦石收音機。父親離世時,她年紀尚小,未懂悲傷,悲傷轉而潛伏在她心裡,她本能地把心封閉了,譲恐懼守護著。

死亡,是無常的。一直待在你身邊的,也會有突然離你而去的一天。一直在明日菜身邊的小貓咪咪,忽然不再跟她上路,因爲牠知道牠快要死去了。新海誠的想法是,牠已經完成了牠的使命。就像瞬完成了他的使命一樣。看着咪咪被那象徵死亡的人形的神吃掉,明日菜亦漸漸了解了死亡。新海誠更直接借用了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中的觀點,認爲「死是生的一部分」,活着的人不應「同情自己」,因爲,那也是一種懦弱。

片中的主要人物,都失去了至愛,明日菜失去了父親,媽媽失去了丈夫,森崎失去了妻子,心失去了哥哥。他們用不同的方法,去應付悲傷。這是一部關於療傷的電影。把明日菜帶進內心的,是了跟瞬容貌相似的少年心,最初她以爲心就是瞬,但是她漸漸明白,無論如何相似,心到底不是瞬。失去的人,是沒有替代的。失去了,就永遠失去。她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坦然接受、放下。森崎是一個對照,他無法放下,執着於令妻子死而復生,甚至不惜利用明日菜的軀殼來盛載妻子的靈魂。他看不透,就像盲了眼,所以他最終得到了神的懲罰,瞎了一只眼。

結局中的懸崖深處,就像《潛行凶間》裡的升降機所下的最底層,藏著個人最隱密的情感,必須要具有面對的勇氣,才能到達。所以明日菜必須譲自己要被死亡吃掉,然後才能通過它,到達了生死之門。在失去軀殼的短暫時間裡,明日菜終於與瞬重遇了,但是當她聽到了心的呼喊,她和瞬都明白,是回去的時候了,爲了活着的人。如預告片所言,這是一趟道別之旅。道別後、便得放下過去,繼續前行了。離去前她把礦石交還給心,因爲她已經再不需要它了。

此片是新海誠至今最通俗的劇本,比起以前的作品,外在的情節豐富了、內在的主題也深化了。感情處理得克制卻仍能觸動觀衆的心弦。唯一不知是好是壞的地方是,除了主題,此片太像宮崎駿的風格,失卻了他以往作品的現代感和孤寂感。也許,宮崎駿類型的動畫才擁有最大的市場;也許,新海誠也意識到,如果要爭取到更廣的觀衆,他必須作出一些妥協。這實在也無可厚非,但被他過去三部作品觸動過的觀衆,或許便會有些微失落了。我期望他下一部作品,能夠做到更好的平衡,既能贏得更多的觀衆,又不失個人風格。這的確很難,但是村上春樹做到了。只要繼續努力,新海誠也能成爲動畫界的村上春樹吧。

Norwegian Wood (2010) 挪威的森林

由此片參加威尼斯影展,至正式上映,看過不少關於此片如何「不符原著」的報導,又説兩位女主角如何不像書中人云云。的確,像《挪威的森林》這種幾乎誰都看過的小説,對於直子和綠這兩個人物,誰不會滲進自己的想像?大概任誰一個讀者,也曾幻想過,如果自己是渡邊或直子或綠,又會如何處理兩段感情的糾纏和交替。每個讀者都希望導演(兼編劇)陳英雄拍出自己心中的挪威的森林,但陳沒有可能取悅所有人。都説村上春樹的小説難於改編,都説《挪威的森林》是難以影像化的小説。不錯是。此片也有很多未如人意的地方,但整體上它仍然透着原著的味道,我無法説我不喜歡這部電影。最少,它有松山研一。

選角方面,受到最少批評的,便是由松山研一來演男主角渡邊。當然,一方面是因爲,比起直子和綠,小説中渡邊的形像本來就相對地較爲模糊,演員比較容易融入。但另一方面松山研一的外型和演技也是不俗的。松山的電影香港也上映過不少,令人印象最深的,無疑是《死亡筆記》,松山活脫脫就是個從漫畫走出來的L,後來他更擔綱主演了《L之終章.最後的23天》。松山的演技多變、戲路廣闊,雖不算英俊,但可塑性高,由他來演渡邊,是相當適合的。在日本的年輕演員當中,也再想不出比松山更適合的演員。松山在此片的演出,亦不負眾望,是最貼近原著的角色。

至於直子,敏感脆弱、楚楚可憐,同時又具有一定程度的性魅力,是難度極高的角色。聽到由菊地凜子來演,首先是覺得匪夷所思。如果你看過菊地在《巴別塔》和日劇《Liar Game 2》的演出,無論在外型和氣質上,你也是不能把直子和菊地聯想起來的。所以我猜想電影大概是須要一個願意裸露又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員。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菊地在此片中並無大膽的裸露鏡頭。相反地,我們看到她頗爲令人意外的演出。的確,她的外型不像個弱質纖纖的女孩,演得也有一點點神經質,但她倒是能演到幾分直子那份自責與痛苦。

如果説菊地演直子成功了一半,那麼水原希子演綠就是個徹底的失敗。水原不夠漂亮,演技也幼嫩。她得到了一個很多女演員夢寐以求的角色,比起直子,綠也是一個較爲易於討好和演出的人物,但水原把角色糟塌了。她只是對着松山把對白一句句唸岀來罷了。水原是新人,却顯然不是天才型的演員,難以擔起綠這個角色的重任。起用她,可説是全片最大的失誤。

陳英雄的劇本據說是譲村上春樹看過的,但我想以村上的性格,既然答應了譲你改編,無論好壞也不便多言了。對讀者而言,劇本是忠於原著的,基本上它只是把原著濃縮。問題是,原著的篇幅雖不長,卻也不短,就像大多改編電影,很多細節都被迫省略掉,失去了原作的細膩感覺。就本片以言,不知是否被刪剪過,渡邊和直子/綠的交往過程實在太急,缺乏時間感,好像一瞬間便深深愛上了。幾個重要的角色(永澤、初美和玲子)都只剩下空殼,由於對他們的故事描繪不足,所以他們也發揮不到原著中對渡邊的啟悟。

劇情集中在三個主角身上,他們的處境相似,都在爲兩段感情和責任所苦,但他三人的性格像個等邊三角形,誰跟誰都不接近,結果各自作出了不同的選擇。直子愛渡邊,但她最終選擇死去了的Kizuki(原著用片假名キズキ,電影中譯做「木月」不知是否正確)。或者也可以説,直子愛渡邊,所以她不能選擇他。相反,綠愛上了渡邊,她選擇和男友分了手,等待渡邊,儘管她知道他另有喜歡的人。而渡邊根本無法選擇,他只能被動地被愛情、責任、歉疚所折磨,無法抽身。直子的選擇,是爲了解脫自己,也是爲了拯救渡邊,好譲他能夠選擇綠。雖説村上的小説很不日本,但《挪威的森林》中的這些情感,還是很日本的。

我喜歡此片的最大原因,是陳英雄的導演技巧,它簡樸、含蓄、沉靜,頗能怕出原著的意境。配合了李屏賓的精緻攝影,更是相得益彰。配樂也很有感覺,很多時幾個鏡頭加上一段短短的樂曲,便能把氣氛帶出。可能由於攝影和音樂運用的相似,此片有時會譲人想起王家衞——《重慶森林》(同是兩段感情的交替,兩個南轅北轍的女孩,王家衞的靈感或多或少也來自《挪威的森林》)——梁朝偉——《三輪車伕》,再回到陳英雄。《挪威的森林》的電影版譲人等了差不多20年(香港博益的《挪威的森林》中譯版是1991年5月初版的),陳英雄這個版本雖不是完美,但總算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讀者和影迷這20年的期盼。

Confessions (2010) 告白

在日本,此片是R15+級,即未滿15歳(中學生以下)禁止入場,到了香港,電檢處卻索性把此片定爲III級,是否須要,見仁見智,個人認爲IIB級(不適合青少年及兒童,強烈建議家長給予指導)也無不可。片中並無過份的色情或暴力鏡頭,最具爭議性的,是少年的殘酷和教師的復仇,但電檢處當然會採取較安全保守的做法。

日本的少年法保護14歳以下的少年,即使殺了人,也不會被判終身監禁或死刑,最多是進少年教導所一段短時間便了事,傳媒甚至還不能報導少年犯的真實姓名,只能以少年ABC代替。所以,有不少少年犯鑽法律空隙,犯下殺人罪而不必受認得的懲罰,成爲日本的社會問題,很多小説、電影、電視劇都探討過此問題。日本的推理小説中,除了時効(即使殺了人,過了15年後便不會被刑事起訴,此法最近亦已被廢除),少年法問題亦時常被觸及,例如藥丸岳於2005年獲江戶川亂步獎的作品《天使之刃》。

原著只是作者湊佳苗的處女作,但主題、結構、佈局極佳,引起了頗大的迴響,還得到了2009年本屋(即書店)大賞。原書分六章,每章都用了奇特的標題——聖職者、殉教者、慈愛者、求道者、信奉者和傳道者,分別以悠子(松隆子)、美月、直樹(少年B)的母親(木村佳乃)、直樹、修哉(少年A)和再次出場的悠子的視點來敘述,前5章篇幅相若,真相層層揭開,令人非一口氣讀到最後不可。處女作而言,的確非常出色,而且言之有物,揭露多種社會問題,表達的手法、角度也都有它的獨特之處。電影版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原著的劇情和多重視點的結構,但導演中島哲也的影像和剪接所構成的調子,卻與原著有別。中島是日本著名的廣告導演,影像流麗、技巧圓熟、變化多端,從他的第一部電影《下妻物語》便已可見。他的的鏡頭仿如廣告或MTV,賦有韻律感,十分悅目,但卻與原著給人的冷寂感覺不同。導演好像是嘗試利用一種外表像青春校園劇的手法去展現一個殘酷無情的世界,結果也可説是成功的,只是並非原著的氛圍。

另一個問題是,電影的剪接使電影的結構偏離了原著,標題字幕被角色的名字直接代替,但由於篇幅各異,原著的章節的比重已被破壞,説明是誰的自白的字幕已無絕對須要,反而破壞了電影自己的結構。其次,「聖職/殉教/慈愛/求道/信奉/傳道」顯然是反語,每一章的主角,其實都有自身的問題,悠子「傳道」的方法,更是離經叛道的復仇。這些標題是對日本社會/教育的嘲諷,刪掉了有點可惜。其實,結構是原著的最大優點,應該盡量沿用。對沒有看過原著的觀衆來説,這也許無傷大雅,但對看過原著的觀衆而言,導演的剪輯/影像風格未免太强,凌駕在故事之上。

其他方面,劇本算是忠於原著,編導流暢地用鏡頭娓娓重述了故事。比較明顯的不同,是悠子的復仇意志。原著中的悠子,態度更爲冷靜、堅定不移,書中並沒有明顯透露悠子的內心掙扎,而電影中可能爲了譲主角更爲人性化或值得同情,編導加入了一場悠子跪地痛哭的戲。如果這是一個原創劇本,這説不定是一個好的細節,但是,作爲一個改編劇本,此舉並未完善了角色,反而削弱了原角色的性格、控訴的力量和故事的爭議性。事實上,主角作爲一個教師卻對自己的學生採取絕不原諒的復仇,正是原作的立足點與別不同之處。不管是從人物、佈局或創意出發,這個特點也是不應改動的。而且,悠子也不是沒有手下留情,引爆炸彈的,並不是她。如果修哉還想過收手,那麼他也救回了自己的母親。

電影中的最後一章,修哉知道了炸彈的地點,編導聰明地運用了修哉的逆轉時鐘去表現爆炸,暗示修哉是多麼希望時間可以倒流,多麼的後悔。這一組鏡頭、剪接與配樂,盡顯導演駕馭電影語言的功力。不過,不知道其他觀衆有沒有和我相同的感覺,就是忽然懷疑起究竟爆炸真的發生了嗎?還是只是修哉的想像?這個懷疑,原著是不會引起的,原著中的悠子,不會流着涙地問修哉那是否他重新做人的第一步。雖然作者並沒有寫出來,但我可以想象得到,說那一句話時,悠子那冰冷的眼神。然後她掛斷了電話,看着女兒的照片,才流下第一滴眼淚。

20th Century Boys Chapter 3 (2009) 20世紀少年-最終章-我們的旗幟

終於來到最終章,仍然像第二章沒有地鐵廣告,有點靜悄悄地上畫,這部在日本連續6星期票房第一的電影,片商還是沒有信心,可見香港觀眾的口味,與日本的差距。不錯,片中的日本集體回憶,港人未必能完全領會,但我想最大的原因,還是漫畫和電影觀眾年齡層間的落差。漫畫原作者浦澤直樹生於1960年,他的少年時代,是漫畫中的60年代尾至70年代初,漫畫於1999年開始連載時,浦澤約40歲,在日本,這個年齡層仍然閱讀漫畫的很多,他們擁有與浦澤相同的回憶,漫畫中成為了中年人的主角們,都是他們的寫照,能引起他們很大的共鳴,這群人加上原來就看漫畫的青少年,令《20世紀少年》擁有大量讀者,累計銷量達2800萬部。但是,在香港,中年人早已不看漫畫,電影也不願進戲院看,青少年則等下載,所以在香港並沒有日本那批潛在觀眾。結果是,無論是漫畫或是電影,《20世紀少年》都沒有在香港引起很大的迴響,這是個僅僅用「文化差異」便能解釋的現象嗎?

比起第2集,此集所涵蓋的劇情更多,包括了原著第16集起至完結共8集的劇情。但今次並沒有上次情節太快的問題,因為原作的尾段本來就有點拖沓,很多情節可以被刪掉,不過連帶一些比較好的情節也被犧牲了,例如「上吊坡鬼屋」和最後的「反陽子炸彈」。情節的改動也不大,有的地方改得不錯,例如把關所所長和佐田清(原著中佐田清未死)這兩個角色與萬丈目結合,不失為一個化繁為簡的方法,但我始終不明白為何讓佐田清在第2集中死去,佐田清是個重要人物,他是第一個被懷疑是「朋友」的人,「朋友」戴面具也是模仿他的。和其他被「朋友」利用的人相比,他和山根是最早被「朋友」招攬的,山根在上一集開槍殺死「朋友」,今次輪到佐田清亦順理成章。雖然萬丈目也有殺「朋友」的願望,但佐田清不是更適合嗎?

此集最大的改動,也可說是電影版最大的功德,是把原作中最大的缺點改正過來,那就是把原作中兩個「朋友」變回一個,並把「朋友」的真正身份解明。在原作的結尾中,浦澤拋出了一個只被提及了幾次的名字,但朋友樂園的虛擬現實中的少年「朋友」並無回答確認,浦澤似乎避重就輕,刻意用曖昧的方法作結,讓讀者自行猜想,但老實說還真的有點不明不白,今次電影版的劇本總算撥亂反正。而這個新的結局,也比較光明,健次與「朋友」冰釋前嫌,「朋友」脫下面具,與健次成為朋友,即使那一切,都是發生在並不真實存在的虛擬世界中。

用電腦特技來處理新的機械人,也是一個好的選擇。既然連飛碟也製造到,機械人沒理由仍是破破爛爛,這到底也是部科幻電影,也沒理由不好好利用電腦特技。把機械人弄翻一場,是罕有的比原作更好的場面,導演利用了漫畫較難比擬的電影語言──平行剪接和慢鏡,把場面與他們少年時打架推倒肥仔的場面對剪在一起,拍出令人振奮的一幕。

至於最不必要的改動,當然是把吉常變成「朋友」的嫌疑犯,由落仔說出「吉常可能是『朋友』」這樣的對白,任誰都猜到不可能。編劇那麼辛苦把劇情濃縮,掙來的篇幅,卻用在不必要的劇情上,是很大的浪費,不如多花時間在可保留的劇情上,例如健次與雪路的感情線、伽南與媽媽的重逢等。

《20世紀少年》表面是少年科幻漫畫,內裡卻充滿中年人的心聲,全篇透著對青少年時代的懷念,對夢想未達成的不甘心,這也許是步入中年的浦澤的感情投射。如果是,那麼浦澤是健次還是「朋友」?我的想像是:健次+「朋友」=浦澤。中學時代,健次喜歡上搖滾,以為可以用音樂改變世界,但是最終夢想失落,經營便利店為生。《20世紀少年》最大的主題,就是夢想的尋回。保衛地球,是大多數少年都有過的童年夢想,浦澤直接利用它來比喻因為「不可能」而被放棄或忘卻的理想。「朋友」喚醒了健次,給他一次實現的機會,健次重新振作,誓要拯救人類,然而他失敗了,他逃走,痛哭了三日三夜。電影中給健次雪中送炭的人,就是粉墨登場的浦澤直樹。現實中,浦澤給與夢想破滅中年人的撫慰,就是這部《20世紀少年》。浦澤的訊息是,只要堅持,夢想仍有實現的希望,健次最終用他的歌拯救了聚集到萬博的人,並實現了他的「胡士托」。

「朋友」是一個充滿鬱悶的人物,他擁有過人的才能,但被同學忽略。在他自己眼中,面具下的他,是個無面人,是個誰都記不起臉孔的人。他極度渴望朋友,所以他叫自己做「朋友」。「朋友」說自己是柯林斯,是浦澤最高明的比喻,柯林斯看著隊友踏足月球,創造歷史,自己卻沒有機會踏上便回去了,很透徹地道出「朋友」是那麼的不甘和孤獨。少年時代的浦澤,或多或少也有「朋友」的心態吧,以今日的浦澤來推測,少年的他想必已是講故事和繪畫的能手,但才華未被肯定之前,心中難免充滿疑惑與寂寞吧。

《20世紀少年》還有一個很大的主題,就是對自己錯誤的反省和補償。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健次、落仔、貴理子、山根、佐田清等,無不犯下過錯,然後在覺醒之後努力作出修補。健次小時犯了錯,並把它忘記了,作為受害者的「朋友」,用了最極端的方法讓他記起。整部漫畫,其實就是健次漫長的覺悟和償還。這個主題也是浦澤上一部作品《怪物》的延續,天馬醫生救活了害人的怪物,故事就是他不惜一切要追殺怪物的過程。這種承擔責任的思想經常可以在日本的作品中找到,在現實社會中卻已逐漸失去。

儘管我不能說這三部作是「傑作」,但它絕對值得讓你花七個小時把它們看完,就個人以言,它比《魔戒》、《魔盜王》、《哈利波特》等連作好看不知多少倍。它忠於原著,準確拍出原作的味道,雖然在編與導上都未臻完美,但亦得原著的精髓。如果你看完此三部作意猶未盡,絕對要閱讀原作,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傑作。

20th Century Boys Chapter 2 (2009) 20世紀少年第2章──最後之希望

比起第1章,第2章的宣傳減少了,港鐵站內都沒有廣告,大概上一集的票房不強吧,而且今集的卡士又比上集弱,健次(唐澤壽明)失了蹤,雪路(常盤貴子)變了阿姨,珈南(平愛梨)在香港沒幾個人認識,對沒看過原作的觀眾來說,吸引力不大。不個,對原作的擁躉而言,此章不可或缺,因為劇情包括了全書最精彩的劇情,即「朋友」如何成為了「神」。

今次的內容比上次更多,取材自原作第6至15集,原作的劇情本來豐富,要濃縮為139分鐘,改編的難度可想而知。編劇之一長崎尚至是原作的編劇之一,根據此片的網站,原作者浦澤直樹也有份「監修」劇本,但比起上集,改編有點失手。基本上,編劇對劇情作了適當的篩選,精彩的劇情都包括了,唯一遺漏了的,是1970年「上吊坡鬼屋」試膽量遊戲,這情節相當重要,應該不會刪掉,可能留在第3章用。然而問題是,編劇把教宗到訪的情節刪掉了,可能是為了簡化情節或是覺得現實中有點不可能吧,但這樣一改,劇情的合理性也被削弱了。首先,原著中被殺的中國人是得知「暗殺教宗」的消息而被滅口的,事件很具體,也符合「新預言書」所指的「救世主」,所以珈南相信消息是事實,但電影中中國人卻只為知道了「朋友要成為神,然後毀滅世界」這種空泛的消息而送命。其次,原著中朋友因為捨身救了教宗而奪得人心,而電影中只是單純的復活而已。

另一個比較大的改動是朋友被殺的過程,也改得不好,原著中事件是發生在理科室,落仔(豐川悅司)與山根博士(小日向文世)會面之後,朋友再次戴著忍者面具出現,氣氛詭秘,而山根突如其來的行動,令劇情急轉,更揭露了朋友的身份!這是漫畫第12集中高潮迭起的一幕,剛好是全書的一半的地方,故事於此堂堂進入下半部。但是電影版為了把朋友的身份保留到第三集,把理科室這場戲拆開了,朋友被殺被搬到公眾場合上演,雖然情理也通,但劇力大減了。

劇本另一個問題是節奏太快,很多細節被犧牲掉,有點走馬看花,最明顯的地方是佐田清志(中山裕介)這個角色。原著中這個角色非常有趣,他一度被認為是朋友的真正身份,還以為他會加害小泉響子(木南晴夏),後來才知道他是因為渴望朋友而反被「朋友」利用的可憐人,漫畫中還有一大段他的往事,十分感人。描寫配角是浦澤直樹的超強項,他筆下的配角經常比主角更「搶戲」,但在連載漫畫中可以細意刻劃,在電影中便不夠篇幅,佐田清志只出了幾場便沒了。另一方面,中山裕介的化粧也太假,電影中的角色大多驚人地神似漫畫中造型,佐田清志卻屬於少數的例外。

雖然第2章沒比第1章好,但整體而言尚能令人滿意的,如果未看過原著,或會覺得劇情複雜,但仍能看出其構思獨特、曲折懸疑,而最重要的是,其前所未見的創意。原作自稱「本格」科學冒險漫畫,其實它非常破格,其意念、內容、手法即使在蓬勃的日本漫畫中亦是罕見,這是一部既幻想未來、又懷緬過去的經典漫畫。只要導演能在第3章中保持水準,再拍出一點驚喜,此三部作即使不能像漫畫般成為經典,最低限度,將來的 DVD Boxset 也能大賣,成為一套值得收藏的電影。要拍好第3章當然難,但大好的情節、分鏡,就在眼前,應該有點優勢吧,導演堤幸彦也承認大量採用原作的分鏡,因為要「忠於原著」,事實上浦澤直樹的漫畫電影感極強,儼然就是紙上的電影,沒有比浦澤的漫畫更好的 storyboard 了,只要掌握好節奏和感情,便有望成功。所以,堤幸彦先生,請繼續加油。

Departures (2009) 禮儀師の奏鳴曲

《禮儀師の奏鳴曲》奪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是從1955年日本憑《宮本武藏》獲得該獎後首次,對日本人來說,是一個非常久違了的獎項,中間足足隔了半個世紀。這個獎對他們而言甚有意義:一、1951年黑澤明憑《羅生門》技驚國際,日本電影進入黃金時期,5年間3次在奧斯卡獲獎,但1955年後,雖被提名過11次之多,但都再與此獎無緣。二、有別於以前的得獎片,此片不是古裝片,比較不靠時代特色來取得老外垂青(看看我們中國和香港被提名過的電影便知道:《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英雄》和《霸王別姬》),也可以算做一項突破。三、1956年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並無提名,得獎電影是直接由電影學會選出,所以這次是他們首次「競逐」得獎,而且對手很強,法國的《The Class》在康城拿了金棕櫚,以色列的《與魔共舞》(Waltz with Bashir)又拿了金球,能夠擊敗它們獲獎,日人又怎不會喜出望外?導演瀧田洋二郎不算老,五十多歲,是日本資深導演,拍片無數,八十年代已開始冒出頭,但能夠超越前輩山田洋次奪得奧斯卡,可算幸運,不過獎到底是頒給電影而不是導演,也沒話好說,事實上個人也喜歡此片多於山田的《黃昏清兵衛》。

言歸正傳,雖說比較不靠時代特色,但此片中所見的入殮儀式,也是充滿濃濃的日本文化特色,自然比較吸引到美國人的注視,況且它的內容的確能夠超越國界,深深感動人心。如果外語片也能競逐奧斯卡最佳劇本,此片的劇本絕對有資格被提名。無論在劇情的發展或人物的心態,編劇都寫得很有層次,筆觸細膩、感情豐富而克制。一幕又一幕的入棺儀式,一幕又一幕的死別,絕不煽情,過程有哀傷也偶有幽默,悲傷過後,總有一絲溫暖。幾場主要的儀式,看著大悟(本木雅弘)專注地替死者更衣、裝扮,聽著久石讓如泣如訴的音樂,彷彿真的感同身受,令人不禁淚下。

編導對於大悟心路歷程的描寫,非常細緻。由在東京當職業大提琴手至回山形家鄉當納棺師,由被視為高尚的職業突然變成被鄙視的職業,極大的對比強調了主角的困境,也加強了他後來能看破偏見的「大徹大悟」,這可能也是主角名字的寓意。編劇不時利用大悟身邊的事物來表達大悟的處境,例如大悟首次「送行」的並不是人,而是章魚,死去的章魚被他拋回水中,是極為失敗的處理,也預示了大悟接下來的困難。後來大悟又看見逆水而遊的魚,失敗而死去的魚隨水漂流,也是隱喻大悟當時的困境。第一次處理屍體後,大悟看見死雞後便嘔吐大作,但當他第一次明白到這種職業的意義後,他便能在儀式後與社長一同吃死者家屬送的食物。

除了大悟,劇本對其他角色皆有照顧,幾乎每一個角色,包括社長、女職員、浴場老闆娘、浴場的50年老客,甚至只有暗場交代的父親,都有自己的故事,他們都是孤單一人生活,大多透著幾分寂寞。有一場戲講大悟、社長和女職員三人過聖誕,寫得甚好,那時大悟的妻子因為不能接受他的職業而返了娘家,三人俱無伴,在公司互相慶祝,大悟為他們演奏大提琴,普天同慶的日子,他卻選了一首幽怨的樂曲,社長和女職員同是天涯淪落人,又怎不共鳴?接著是一段蒙太奇,交代大悟獨自生活,努力工作,背景音樂悠揚起伏,穿插大悟在田間獨奏的片段,不知不覺間,觀眾亦能體會大悟的心情。

相對於大悟的角色,妻子美香(廣末涼子)這個角色便較為不討好,大悟不願辭職,她便回了娘家,知道有了小孩而回來時,她心裡仍然希望大悟辭職,不過在她親眼看到丈夫的工作終於開始領悟,最後亦能堂堂地告訴別人自己的丈夫是個納棺師,回答了她自己之前向大悟的提問。其實戲中的人物都能在看過儀式後改觀,說明要摒棄偏見不難,視乎人是否願意去理解而已。至於主題,與其說此片是關於死亡,不如說此片是關於尊重:尊重往生者、尊重別人、尊重自己、尊重職業。本片的題材雖觸及死亡,但並不灰暗,最後一場,大悟把石頭轉交給尚未出世的小孩,便有讓新生取代死亡之意,然後畫面曝白,有別於一般電影的淡出,亦是代表未來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