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bookworld

Touch (2006)

如果你沒有看過漫畫原著,《Touch》應會是一部「都幾好睇」的電影。但如果你欣賞原作者安達充的表達技巧,你就會失望。當然,電影導演可以用更適合電影的手法,但如果他的手法不比原著好,就不如忠於原著好了。簡單而言,《Touch》電影版只是有其型而無其神。

上杉達也、上杉和也是一對孖生兄弟;淺倉南是他們青梅竹馬的朋友,兩兄弟都暗戀南,弟弟和也是學校棒球隊的主將,不但運動了得,亦是校內的高材生,誰都認為和也與南是天生一對。相反,哥哥達也甚麼都比不上弟弟。和也為了完成南的夢想,努力進軍「甲子園」,卻遇上車禍喪生,達也加入棒球隊,希望實現三人的夢想。這便是《Touch》的故事骨幹,如果你在甚麼地方聽過,一點也不出奇,《Touch》是80年代的作品,風行至今,已經有幾代的青少年看過了。好看的地方是那種微妙的關係:和也死前,是三角關係 vs. 兄弟情,達也並非不如和也,某程度上他只是不想與和也比較。當然安達充沒有明言,而用了很多場戲去暗示和含蓄表達,這些手法亦是安達充的風格,也是他的強項。如果說和也背負著南的夢想,那麼和也死後達也背負著和也和南二人份的夢想,漫畫的後3/4部份,就是敘述達也如何向甲子園進發,直至決賽前才肯向南表白,才有力量去面對決賽。(3/4的意思是約20期漫畫,連載了約4年。)

如果說《Touch》電影版好看,那麼好看的部份都是直接繼承自原作的。改編的部份,卻是令人失望。最失敗沒有珍惜原著中的經典場面,卻換上了平庸的處理。和也死前還可以,由和也出事那一場開始便越走越遠,漸漸失去了原著的神髓。以和也出事一場為例,原著有相當巧妙的安排:和也去比賽卻忘了帶護身符,父母叫達也帶給和也,達也途中經過了人群(暗示出了車禍),去到學校隊員還誤會達也是遲來的和也。球賽開始,和也沒有出現,達也看電視轉播,原來已在醫院中等待,然後醫生出場告知噩耗,達也木然走到球場帶走正在看球賽的父母。連場好戲,便被電影版白白浪費掉了,換來是明場看見和也為救小孩而出事,變成最平庸的電視劇情節。另一個令人氣憤的例子是結局,原著中達也缺席球賽的開幕典禮,去找南到河邊表白愛意,因為和如果他不確定南對他的感情,他便沒有辦法站在球場上投球。很感人的一幕。電影版卻變成南趕到球場看比賽,還要塞車然後下車跑到球場,讓達也在投最後一球前看到她而擲出決定成性的一球,安達充20年前已經絕不會寫的三流場面都給電影版拍了。達也母親不贊成達也打棒球的情節也是畫蛇添足,不如多花篇幅再達也和南的關係上。

所幸的是,三位主角(齊藤慶太,齊藤祥太,長澤正美)的表現不俗,恰如其份。(不過長澤正美的演技酷似初出道時的廣末涼子。可能因為文化關係,日本演員的演技有點千篇一律。)原作的優點仍夠支撐整部戲,所以亦有支持者。聽說安達充的另一作品《Rough》亦會開拍,也是由長澤正美主演。希望下次換上好一點的編導,其實安達充的作品雖然鬆散(因為長期連載的關係),但常有神來之筆,只要去蕪存菁,不難改編成為一部好看的電影。

Munich (2005) 慕尼黑

史提芬史匹堡今年60歲了,但處於最佳狀態,去年(2005)連續拍了兩部作品 – 《強戰世界》和《慕尼黑》,史匹堡更憑本片再次競逐奧斯卡最佳導演寶座。故事大綱說「繼《舒特拉的名單》之後,三度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史匹堡再次根據歷史事件,拍出一部動人心弦、發人心省的電影。」,其實史匹堡應只得過兩次奧斯卡最佳導演 – 《舒特拉的名單》和《雷霆救兵》。最先被本片吸引是在戲院大堂看到本片的英文版海報,一個剪影持手槍垂首靜靜坐著,彷彿在沉思,(可能抄自港產片《無間道》以黎明為主角那張海報),心想難道史匹堡這回拍警匪片?以前沒有看過﹝《捉智雙雄》應算是喜劇+劇情,《未來報告》應算是科幻+動作,兩部都不算是警匪片吧﹞,於是十分感興趣,但上網查資料才知道原來本片是敘述1972年慕尼黑奧運以色列運動員遭巴勒斯坦組織黑色九月殺害事件後以色列的個報復行動。雖然對以巴衝突連一知半解也談不上,但仍然想看史匹堡怎樣拍這種題材。終於等到《慕尼黑》上映,發覺香港版的海報竟然在中間的空白位加上大堆文字,完全破壞了海報的構圖和氣氛,發行商真是畫蛇添足,可能怕這種靜態的風格吸引不到香港觀眾吧。

未談《慕尼黑》前不如先談一下史匹堡。正如我之前在《強戰世界》的影評中指出過,史匹堡已不需要向人証明他是最佳導演,他過去三十多年數之不盡的佳作已經說明了一切。我認為他近來自《未來報告》開始,更上一層樓,專心拍好電影,劇本拿捏準確,恰到好處,不會煽情或討好觀眾。以前史匹堡有時感情太露,沒有「見好即收」,例如《舒特拉的名單》由頭到尾好得沒話說,當時沒見過史匹堡拍出那種作品,幾乎不相信是他拍的,但結尾時舒特拉責怪自己救的猶太人不夠多,我覺得是破壞了整部電影的客觀和冷靜;最後的彩色片段,更破壞了整部片的結構和美學,而且還有「導演說話」的干擾成份。《A.I.人工智能》的結尾,外星人到訪地球,完成了機械小孩的心願,終能與母親重見,雖然沒有了這場電影可能會變得太灰,但其實不無以往史匹堡刻意感動觀眾的情意結,我覺得不如讓小孩在海底電池耗盡電影便完結,雖然很傷感但反而深刻。但這些稍嫌過火的處理,在《未來報告》及之後,未曾出現過,《機場客運站》中女主角沒有選擇湯漢斯,《強戰世界》中湯告魯斯也沒有擊退外星人,《慕尼黑》中男主角亦沒有成功行刺名單之首。一切按主題及人物性格為依歸,史匹堡對劇本的處理顯然更為客觀。

回說《慕尼黑》,看完電影後,發覺本片比想像中嚴肅,是一部認真探討以巴問題的電影,發人深省。但同時,本片雖然長達164分鐘,差不多3小時,劇情緊湊,連場行刺,對角色的刻劃,亦很深入,即使對以巴問題一無所知,也一點不會沉悶。編劇認記一功,寫得十分出色,已獲提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片中有十一個行刺目標,所以有又多場殺人的場面,但幕幕設計不同,一方面有娛樂性,一方面又能真實地描寫人物,推進劇情,甚至點出主題。第一場行刺,主角毫不專業,比遇刺者更害怕;第二場行刺,小女孩出現,玩出了希治閣式的緊張和懸疑;第三場行刺,突然的爆炸,出乎觀眾意料之外;第四場行刺,可說是本片的戲肉,行刺前主角一幫人被安派與對立的巴勒斯坦人同時匿藏於同一巢穴(安全屋)下,雙方劍拔弩張,但終能同渡一宵。這場戲好看之餘,亦寓意深長,比喻以巴雙方,亦有可能求同存異,和平共存,可惜雙方各持己見,不肯妥協。在之後行刺中,兩幫人亦終開戰。此外還有多場殺戮,為免透露太多劇情,就此略過。

另一方面,片中對男主角的描寫相當全面,他愛妻兒,愛國,愛同胞,但亦有脆弱的時刻。除了片首的序幕,慕尼黑事件的其餘部份都是作為他的回憶或夢魘表達的,他會為聽到女兒的聲音而哭,他會對受美女的誘惑把持不定,他會為同僚報仇,也會精神崩潰。透過他的經歷,觀眾看到他的轉變,亦會隨著反思,然後明白冤冤相報何時了。雖然史匹堡是猶太人,我覺得他也沒有偏袒以色列,電影中雙方都有說話的機會(透過主角的母親和安全屋的巴勒斯坦人)。片末報復行動的策劃者叫到了美國的主角回國執行任務,他已經不再願意,他反邀請策劃者到他家吃飯(分享麵包),但策劃者拒絕了,這便是現實的無奈。

《慕尼黑》不會是人人愛看的電影,尤其是以巴衝突對亞洲人可說是事不關己。但史匹堡仍能把它拍成一齣好看又有深度的劇情片,這便是史匹堡最可貴的地方。他幾乎是全能的,他能拍《株羅紀公園》,也能拍《慕尼黑》,各有各好看。他絕不會擺電影大師款,故作高深,他更絕不會忘記觀眾。他的電影,真真正正做到了雅俗共賞。史上最偉大導演,史匹堡是當之無愧的。

Three Times (2005) 最好的時光

侯考賢的《最好的時光》敘述三個發生在不同時代於台灣不同地方的三個愛情故事:《戀愛夢》發生在1966年的高雄,《自由夢》發生在1911年的大稻埕(位於今天台北車站西北方,靠近淡水河濱一帶,從清末到日治期間,是商業活動頻繁的高消費區,也是人文薈萃之地),《青春夢》發生在2005年的台北。三種截然不同的愛情,三個時代的對比,三種不同的觀影感覺。

對觀眾而言,尤其是對喜歡侯考賢較早期電影的觀眾,最好的時光大概是《戀愛夢》。那些侯考賢式的長鏡頭,那些人物感情,那些台灣話,完全是令人懷念的侯考賢早期電影的氛圍。唯一不同的,可能是故事的結局,印象中侯考賢的電影很少是團圓結局的,看的時候以為是侯考賢的改變,以為是電影的主題:最好的時光。張震和舒淇那種含蓄的感情,令人看得很舒服。可是到了《自由夢》,卻是一段苦澀的沒有結果的感情,文人張震反對納妾,作繭自綁,沒有為所愛的青樓女子舒淇贖身,給與她自由和愛情。這一段侯考賢也拍得不錯,張震和舒淇也演得很好,可以感受到二人那種仿如夫妻的深厚和相敬的感情、舒淇的感懷身世、對張震的期盼和失望。舒淇在此段中可謂脫胎換骨,無論神態和內心戲,都把一個身不由己、不知付託與誰的青樓女子演得入木三分,相對於《戀愛夢》中那個傻兮兮的少女,天壤之別,單是這兩段,她已取得了金馬影后的分數了吧。

第三段《青春夢》卻是最壞的時光,故事描述張震和舒淇和他們各自的女朋友的複雜的男女關係,拍得出奇的糟。較短及近鏡頭的運用破壞了整部戲的風格和美感,是因為故事須要一個不同的處理方法嗎?上兩段戲幾乎全都在張震和舒淇身上,敘述比較集中和深入,此段卻多了很多舒淇的女友的戲,削弱了二人的關係,完全失掉了上兩段中張震和舒淇之間那種流動的感情,一切流於表面,難道又是甚麼「現代都市人關係的疏離」之類的東西嗎?我認為這種現代題材和現代感是編導的弱項。作為整部戲的壓軸,《青春夢》令人失望。反觀《戀愛地圖》中台北一段(易智言導演),同樣是1/3部電影,同樣是在片末女主角於騎機車時擁抱著男主角而找到片刻的慰藉,出來的感覺,易智言的一段比前輩的強得多了。

為甚麼會出現這種不應出現失衡?後兩個故事的內容很難說是「最好的時光」吧,為甚麼片名又叫做《最好的時光》呢?難道侯考賢想說60年代才是最好的時光嗎?為甚麼發生在1966的《戀愛夢》會是第一段而不是發生在1911年的《自由夢》呢?難道這種不按時序的安排有甚麼特殊的意義嗎?細想之下,發覺並非不按時序,只是不按故事的時序,而是按侯考賢創作的時敘。我想侯考賢是想為他以往的電影來一個回顧,《戀愛夢》那種鄉土的簡樸自然的情懷,不就代表了侯考賢早期的電影了嗎?《自由夢》中的第一個鏡頭(點燈)、字幕、政治事件、青樓,不就是代表了《悲情城市》和《海上花》了嗎?《青春夢》不就是代表了侯考賢後期的電影嗎?因為如此,所以才會出現《最好的時光》中這種編排。不僅如此,侯考賢還還用了不同時期的拍法去處理每一段故事,所以才會出現不協調的拍法。「最好的時光」也並不是指片中故事的內容,而是指過去侯考賢電影中最好的時光。如果這個解釋是對的話,《最好的時光》証明了侯考賢電影最好的時光還是他的早期電影。如果侯考賢作這樣的一個回顧是為了總結過去然後重新出發,我希望他不要放棄了自己的強項,無論在題材或拍法上。只有中遠鏡頭不是問題,鏡頭不動或長鏡頭也不是問題,那可是著名的侯考賢風格啊,只要那些鏡頭所訴說的故事,能如以往最好的時光般,觸動到觀眾的心靈。

又:《戀愛夢》發生在1966年的高雄,知道同年香港發生了甚麼事嗎?同年,周慕雲從新加坡回到香港,在偶然的機緣下住進2047號房,開始賣文生涯… (《2046》)

King Kong (2005)

彼得積遜的《魔戒三部曲》雖然得到很好的票房紀錄和評價,第三集更橫掃2003年的奧斯卡,奪得了11項大獎。但是,個人認為,第三集是過譽了。我看《魔戒三部曲》時,每一集都幾乎睡著。第三集有比前兩集強很多嗎?評判大概把前兩集的成績都算了進去(包括前兩集都沒有在奧斯卡取得主要獎項的同情分)。自問對彼得積遜並無偏見,技術上,《魔戒三部曲》的確拍得出色,三部片三位一體,連續拍了三年,水準如一,彼得積遜的導演功力不容置疑,魄力也令人敬佩,但故事好不好看,卻是另一回事,勉強不來。不過,彼得積遜的新版《King Kong》比《魔戒三部曲》精彩得多了,我在戲院裡度過了刺激的三小時。

未看《King Kong》前,已知片長三小時,考慮到是彼得積遜拍的,也不覺奇怪,上次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今次當然想再下一城,再拍一齣票房與評價雙嬴的電影。很大程度上,他做到了。劇本比之《魔戒三部曲》有很大的進步(據彼得積遜說他多年前已寫好劇本,只是無機會開拍,直至《魔戒三部曲》取得了成功),但是不要忘記,情節的部份吸引之處,還是繼承自1933年的原版的。現在重看1976年的重拍,不能否認,真的拍得糟透了,但原著的優點,依然可見,想當年看重拍的版本時,也覺得可以一看。30年後,新版雖大有進步,可惜在人物的處理上,仍然遠比動作場面失敗。

有人說 King Kong 要一小時後才出場,之前的人物介紹很長很悶。這點只能算少部份是事實,前一小時劇本的確有可刪剪的地方,但整體來說並不悶,我反而覺得導演處理得不錯,前往骷髏島的故事線,算得上引人入勝。失敗的其實是人物,除了不必要的船員戲份外,男女主角的愛情線最差勁。女主角對鏡練習與仰慕已久的男主角見面,結果認錯人,說了男主角壞話,又被男主角在背後聽到的情節,真的不敢相信是出於金像編劇之手。之後的戲也過於簡單,拍不出二人的感情。編劇把寶貴的篇幅放在不重要的船員上,我明白編劇想做到每個角色皆立體,不想船員只是被 King Kong 拋下山崖的道具,但未先把男女主角的感情線寫好,則有點本末倒置。

編劇又想將女主角的性格強化,塑造成一個有原則的女演員,但這其實是搶了男主角的戲,男主角的性格相對地被削弱了,編劇又沒有賦予他其他的特點來彌補。把男主角設定為劇作家,也是敗筆。艾哲倫保迪無論在角色上或外型上,怎樣看也只像個文弱書生,見他毫無畏懼,甚至拿著槍,義無反顧地去救被 King Kong 擄去的女主角,實在不夠說服力。如果說1976年版也有好的地方,那就是男女主角謝茜嘉蘭芝和謝夫布烈治。不錯,舊版的男女主角的角色設定的確很老套,男的有勇有謀,女的有美貌卻無甚性格。再金像編劇當然想把女主角的性格加強,但顧此失彼,把男主角的性格矯枉過正了。事實上,當年謝茜嘉蘭芝也能把那個無甚性格的角色演得不錯,謝夫布烈治亦有戲可演。新版中艾哲倫保迪卻淪為大配角,金像影帝也苦無發揮機會。

雖說看故不要駁故,但新版確有不少欠缺說服力的小地方,例如:男主角竟然可以背著女主角爬下懸崖逃走; 一瓶小小哥羅方可以令如此龐大的 King Kong 暈倒;他們怎樣把 King Kong 這個龐然大物運上船(當然也可以說他們後來換了一艘大船)?有別於1976年版,捉到 King Kong 後男女主角並無應否演出 King Kong 的分歧,回到紐約後為何分開?編劇雖然很間接地以舞台劇解釋,但有點不合理,到底女主角是男主角曾捨命相救的佳人啊。 在百老匯上演時,鎖住 King Kong 的設備未免太簡陋了吧? 以 King Kong 的重量可以坐在湖上「溜冰」嗎?King Kong 為何要爬上高樓?是想帶女主角上高處看日出嗎?這一點編劇在片末也曾自我解畫,說 King Kong 始終是畜牲,根本不知道爬上去是死路一條。雖也勉強得說過去,但其實在1976年版曾經嘗試更合理地處理:舊版 King Kong 爬的是世貿中心,世貿中心的兩棟高樓,仿如骷髏島上的兩座高石,King Kong 是想帶女主角「回家」。但舊版亦無伏線讓 King Kong 帶過女主角爬上高石,所以不算十分合情合理。King Kong 危坐高樓,女主角在 King Kong 手中,卻絲毫不懼,只是同情地看著 King Kong,表現就比當年謝茜嘉蘭芝那種又害怕、又同情、又楚楚動人的眼神比下去了。片末 King Kong 放下女主角爬上樓頂,女主角不顧安危,跟隨爬上,就有點難以信服和「唔知想點」的感覺,她想如何保護 King Kong?反而舊版中謝茜嘉蘭芝哀求 King Kong 不要放下她(因為只要不放下她軍方便不敢向 King Kong 開火),便簡單合理,而且動人得多。

說了大堆負面的批評,還是說回新版的強項 – 特技和動作場面。在這方面新版十分出色,多場動作:船困骷髏島、山峽中逃避群龍、King Kong 惡戰雙龍,以及 King Kong 佔高樓與軍機對持的經典場面,皆拍得緊張刺激。尤其山峽中逃避群龍和 King Kong 惡戰雙龍兩場,其設計之複雜,特技難度之高,令人驚嘆。最無謂的一場,就是大戰巨型昆蟲,編劇無非想讓那船員小子開槍救男主角,但毫無戲劇效果,最後還要船長再度出現解圍,劇情重覆(之前船長已殺過土人救過眾人),完全可以剪掉。

其實彼得積遜的成名作是《罪孽天使》(Heavenly Creatures, 1994),是一部以人物為主的劇情片。彼得積遜毫無疑問是好導演,但近年他卻大玩特技,又未做到占士金馬倫那樣能文能武,始終令我覺得他是以技術取勝,而非以劇情感動觀眾。新版《King Kong》唯一算是成功的「人」物關係,只有女主角和 King Kong 之間,有點可惜。唯有寄望他下次可以寫出或遇上購較好的劇本。

Perhaps Love (2005) 如果‧愛

一邊看《如果‧愛》,一邊暗暗喝采,同是充滿商業計算又覬覦獎項的電影,我們香港的陳可辛導演的《如果‧愛》比陳凱歌的《無極》,無論在各方面都高明得多了。論名氣,陳凱歌成名較早,又是得過金棕櫚大獎的著名導演,比陳可辛勝一籌。論拍片經驗,陳可辛卻不比陳凱歌弱,兩位導演都曾到個荷里活走過一轉,拍過一部不賣座的西片。論商業計算,兩部片野心同樣大。但從觀眾的角度看,《如果‧愛》比《無極》好看得多了;從說故事和導演技巧來說,陳可辛比陳凱歌有過之而無不及。

同樣網羅了中日韓港的演員,企圖取得亞洲四地(如果算金城武來自台灣,則更是五地)的票房,同樣四出參展,企圖打進海外市場。《如果‧愛》比《無極》進取的地方是,陳可辛聰明地選擇了歌舞片的形式。一、歌舞片是內地未開發的市場,有可能成為金礦,《如果‧愛》隨時可以變為舞台劇繼續上演下去,如果張學友的《雪狼湖》也可以一演再演,為甚麼《如果‧愛》不可以?二、中國電影史上,這種歌舞片少之又少(還是根本沒有?),好或壞,《如果‧愛》及陳可辛都會名留影史,《如果‧愛》都會成為香港電影的經典。三、電影的原聲音樂及歌曲,亦必會比其他電影好賣。四、現在《如果‧愛》這個形式,給予導演很多發揮各種電影技巧的機會,得獎的機會倍增。

《如果‧愛》不進取的地方是,陳可辛用了一個與為他打響名堂的前作《甜蜜蜜》相似的故事,周迅的角色,基本上與《甜蜜蜜》中張曼玉的角色類同。也許陳可辛認為在片種上冒了險,便在其他方面保守以作對沖,採用了自己成功過的題材。在這一點上,我覺得可以接受,最低限度他不是重覆自己,而是用另一種手法去講故事。如果我們可以接受王家衛一而再的講相似的故事,為甚麼我們不讓陳可辛再講一次?我更在意的是,電影能否再感動我。《如果‧愛》做到了。

選角方面,可說是十分合適。三位主角:張學友、金城武和周迅都演得出色。一如《甜蜜蜜》中的黎明,金城武的演技也令人有意外的驚喜。張學友也演得不慍不火,恰到好處。至於周迅,一如以往,好得無話可說。她的角色一點也不能說是討好,但我覺得她真的把角色演活了,就像金城武一般無法恨她,始終愛她。至於池珍熙的角色,老實說,有點賣弄之嫌,可能基於韓國市場的考慮,不想池珍熙太少戲而有此安排。

《如果‧愛》是歌舞片,曾經令我猶疑,因我個人對歌舞並不喜愛。但看罷《如果‧愛》後,發覺之前的猶疑是多餘的。以前荷里活的歌舞片,多由舞台劇改編,真的是歌舞連場,用歌舞來講故事。但《如果‧愛》基本上仍是劇情片,不過插入了數場歌舞去交代少部份的故事和角色的心態罷了,電影最好看的地方,即金城武和周迅的感情糾葛,主要還是以電影手法來表達。相反,陳可辛更技巧地把 Flashback 鏡頭滲進了歌舞中,使 Flashback 與歌舞同時進行,同時交代往事及用歌舞表達角色的心態。近年陳可辛雖然少執導演筒,但水準仍在。

《如果‧愛》銳氣打開一個未知的市場,故事的敘述形式有別於一般香港觀眾看慣看熟的模式,這種形式的電影一定有部份觀眾不能接受。但《如果‧愛》又不能算是一部突破性的電影,很多方面亦有其他電影的痕跡。不過整體而言,它相當能融會貫通,成功地揉合了多種元素,做到了雅俗共賞。最重要的是,它能感動觀眾。可以預言,明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必獲多項提名,如果奪得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如張學友被提名男配角而非男主角)、最佳編劇、最佳剪接,一點也不會覺得令人意外。

The Promise (2005) 無極

曾經也是陳凱歌的擁護者,二十年前,《黃土地》簡直是驚為天人,然後又有張藝謀的《紅高梁》,令人對整個中國影壇充滿希望。很可惜,二十年後,中國影壇不見得比二十年前有多少進步,能在國際影壇站得住腳的,仍然是陳凱歌張藝謀。

陳凱歌的早期電影,一直有看,《黃土地》之後有《大閱兵》,《孩子王》,《邊走邊唱》,都不失為好電影,但我開始納悶,在那幾部電影中,我再找不到《黃土地》給我的震撼,到了《霸王別姬》,陳凱歌得了康城影展的金棕櫚大獎,後來更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1993年)。但是,我自此之後,就再沒有去看陳凱歌的電影了。坦白說,我個人對陳凱歌失望了,再不被他的電影感動,《霸王別姬》亦然。個人認為,某程度上,《霸王別姬》不過用了京劇的東方色彩+同性戀題材的組合,哄騙了老外。

隔了十多年,終於想看看陳凱歌怎樣拍《無極》。《無極》這類型電影,誰都知是《英雄》的延續,用藝術電影的包裝,加上強大的卡士,瞄準海外市場,期望達至票房及獎項的雙嬴。在這方面,《無極》的野心比《英雄》更大,集合了中日韓港的知名演員,企圖先奪亞洲票房,然後拿幾個國際獎項,再攻歐美。這類型的電影,可說是始於《臥虎藏龍》,《臥虎藏龍》原本應只是以亞洲觀眾為對象的電影,但李安拍出了超水準,《臥虎藏龍》令老外大開眼界,海外市場打開了,於是便有了張藝謀的《英雄》和其後的《十面埋伏》。但是,《臥虎藏龍》雖然得了奧斯卡的最佳攝影和最佳美術,但它最強的並不是攝影和美術,而是其出色的劇本,演員和導演。到了《英雄》,雖然有比陳凱歌長於說故事的張藝謀執導,但張藝謀卻企圖以藝術形式取勝,《英雄》成為一部形式大於內容的電影。平心而論,《英雄》不是劣片,但張藝謀用了太多日本經典電影的技巧,反而忘了自己的長處,又想言之有物,結果吃力不討好。相反,我認為張藝謀在《十面埋伏》糾正了《英雄》的缺點,把電影拍得賞心悅目,但不知甚麼原因,《十面埋伏》並沒想到得到應有的評價。張藝謀曾經是陳凱歌的攝影師,但這次陳凱歌可是走張藝謀所開發的舊路。而《無極》在很多方面,亦與《英雄》有相似之處,包括了優點及缺點。

說了一大堆,還沒入正題。很多人看了《無極》都表示失望,我想情況一如當年的《英雄》,觀眾對這些大卡士的話題作抱有一廂情願的過高期望。其實,陳凱歌又怎會甘於拍一齣普通的劇情片?《無極》中是一種另類的商業投資,放眼的是獎項,然後是獎項帶來的更大的國際市場。所以,事實上《無極》已經比想像中好看得多,最少它顧及了一般觀眾,有一個完整的、容易跟隨的故事。當然,故事動聽與否,就因人而異。在這方面,《無極》無疑吸取了《英雄》的教訓。可是,堂堂一個大導演的力作,又豈可沒有一個大主題?於是劇本便加入了一些很「玄」的主題,故作高深,企圖把一個平凡故事提昇到神話/寓言的層次。老實說,看故事大綱的時候,簡直一頭霧水。幸好導演在表達主題的同時,總算對一般觀眾有交代,有盡力把故事講得精彩,加上連場武打,總算不覺沉悶。喜歡解讀電影的觀眾,更大可再電影中找出很多象徵和寓意。但是電影的好壞,不在於是否有深刻的主題,說到底,電影講的是故事,《無極》有著與《英雄》相同的缺點,就是劇本缺乏像《臥虎藏龍》那樣的肌理,對人性的刻劃,沒有那種實感,加上視覺上那種電腦動畫帶來的虛擬感覺,始終令人有距離感,無法投入。演員的造型和服裝,好看則好看,但東洋味太重,初是還以為又是和田惠美的作品。張柏芝的造型最過火,仿如日本人偶。

演員方面,《無極》亦重蹈《英雄》覆轍,人物眾多,劇本卻沒有讓演員有好好發揮的空間。張柏芝是香港的金像影后,在《無極》中卻仿如花瓶,就將張曼玉在《英雄》中一般,無戲可演。謝霆鋒不提也罷,真田廣之算是保持了水準。演出較佳的是張東健和劉燁。劉燁戲份雖少,表現卻搶了張東健不少分數。張東健自《太極旗飄揚》令人刮目相看,在《無極》中亦沒有令人失望。聞說他的新作《颱風》也很賣座,在南韓戰勝了荷里活大片《KING KONG》。

總的來說,《無極》已經是陳凱歌比較接近觀眾的電影,電影本身的質素也不低。不過,如果站得遠一點看,我不得不替中國電影的前途擔憂。當韓國已經拍出了如《原罪犯》那樣的電影,我們還在拍這種靠東方色彩、美術攝影、港式武打的古裝片來打外國市場。這種片能再拍幾部?港式武打,只有數家,古裝武俠片香港觀眾早已看厭,近年不過藉電腦特技借屍還魂,但觀眾(包括老外)遲早看厭,到時我們又拿甚麼給人看?幸好香港最低限度還有杜琪峰。

Nana (2005) 世上的另一個我

改編自少女漫畫的《Nana》出乎意料地好看,絕不局限於女性觀眾,男觀眾亦會被戲中兩個女孩的友情所感動。

故事描述小松奈奈(宮崎葵飾)前往東京,希望能與男友多點見面。在火車上,她剛好坐在搖滾主音大崎娜娜(中島美嘉飾)身旁。二人於東京車站各走各路,但機緣巧合,合組了一個單位共住,逐漸成為好友。奈奈和娜娜在日文中同音,都是讀作 Nana,片名就是指她倆人的意思,本來相當簡潔。發行商把片名加上一個長達七個中文字的片名(香港漫畫版的譯名),擺明是想借助與近期的成功日本電影如《在世界中心呼喚愛》及《藉著雨點說愛你》同類的片名,引觀眾入場。原名難直譯,另改也無可厚非,但沿用《世上的另一個我》,卻有點商榷的餘地。電影早前在香港亞洲電影節上映時,也沒用這個片名。奈奈是世上的另一個娜娜嗎?娜娜又是世上的另一個奈奈嗎?

《Nana》仍然留有很多少女漫畫的元素:隻身闖東京的女孩、偶像樂隊、很「酷」的結他手和主音歌手、寒冷的故鄉、孤單的童年、遠大的夢想等。我們這些可說是飲日本文化奶大的香港人,誰沒有看過?我沒有看過漫畫版,無法比較,但是電影版的《Nana》卻的確超越了一般少女漫畫的脫離現實,把兩人的故事,拍得相當真摰感人。

本片的最大功臣,應為編劇淺野妙子(當然還有原著者矢澤愛及另一位編劇,亦即本片的導演大谷健太郎),兩個女孩之間的友情,寫得十分細膩;奈奈的角色和故事較為簡單,一心往東京去與男友過幸福生活,卻發現男友變了心,僅此而已。一切都是對照,為了另一個 Nana ── 中島美嘉飾演的大崎娜娜。娜娜是一個頗為複雜的角色,她為了自尊,放棄了愛情,卻不又無法放得下。她把鎖套在男友蓮的頸上,被鎖住的卻是自己;明明鎖匙就在自己的手中,卻又無法解開。中島美嘉把這個角色演得很有說服力,令人動容。兩個 Nana 基本上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一個單純,一個複雜;一個柔,一個剛。娜娜把奈奈變堅強了,奈奈則融化了娜娜倔強。但若說是「世上的另一個我」,總覺得較像奇斯洛夫斯基的《兩生花》,是另一種意境,《Nana》不是同一回事。

與其他近期的日片不同,《Nana》基本上不是愛情片,雖然劇情主要圍繞二人的愛情。我寧願說它是一部關於友情和成長的電影。總在最須要朋友的時候,另一個 Nana 就在身邊:奈奈失戀抱頭痛哭,娜娜睡到奈奈床上默默抱著她;娜娜終肯去看蓮的演出,奈奈一直盼望蓮看到娜娜,娜娜想起與蓮的相遇以至分手,蓮卻到底沒望過去,兩人肩並肩站在台下垂淚;奈奈工作上碰得焦頭爛額,娜娜給她最意外的獎勵等,很多段情節,都很有感染力。戲中還有兩個前後呼應的地方,頗有心思:娜娜兩次睡在奈奈的床上,兩次與蓮在浴缸中對話,中間經歷很多,拍出很大的對比。

《Nana》是一齣以劇情為主的電影,大谷健太郎用了很平實的手法,流暢的把故事娓娓道來。事實上,有這麼好的劇本,我作為觀眾已經很滿足了。如果你已經感到自己老,去看看這部電影,再體驗一次青春是甚麼的一回事罷。